糁汤的“糁”,在鲁南、鲁西南只读作“sha”,与“啥”同音。“糁”字地读音和意义,据临沂方面考证,一说与清朝皇帝乾隆有关,一说与东晋“书圣”王羲之有关。具体与谁有关,能否二选一,他们自己内部有两家意见,并不一致。但对于这种争论,济宁5保持缄默,光吃不说,“食不语”,表现得比较清醒、冷静、理智和客观。
济宁的“羊糁汤”以羊大骨、大梁骨和羊肉为主料,以麦仁和稀面糊为辅料。调料主要有姜、盐、料酒、羊油、香油、辣椒油、芫荽等。药料主要有白芷、砂仁、怀山、草寇、肉蔻、豆蔻、草果、香叶、丁香、花椒等,其中白芷用带皮整块的,三块或四块直接下锅,其他需要装进药料包下锅。烧“羊糁汤”,事先须将羊骨头和羊肉用清水浸泡祛除污血和膻腥,一般冬天浸泡12小时以上,夏天8小时左右,夏天要换几次水,以免把骨头和肉泡臭了。麦仁和稀面糊也需事先泡泡,麦仁泡软后单独煮烂再掺和进烧好的糁汤里,泡稀面糊的水要倒掉,重新换上清水搅拌均匀后再慢慢边搅拌边下锅,这样汤里不会起面疙瘩。姜要各切成末和丝,末一碗、丝一碗,姜末与凉水一同下锅,用于祛腥;姜丝专门撒在盛好的汤碗里,可提前用清水泡泡,去辣生脆。泡姜丝的汁水千万别倒了,要将其倒进汤锅里,祛腥增鲜。济宁喝“羊糁汤”通常会加个鸡蛋,将生鸡蛋磕在汤碗里,打散,然后从锅里舀出一勺滚汤倒进去冲开,并顺便在汤面上捏撒上几丝姜丝、点几滴香油,有的还撒点芫荽,不仅好看,喝起来还很是味。喝“羊糁汤”可配油饼或干面饼,泡着吃,或抹点红辣椒糊子干吃并喝汤顺顺,以免噎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