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勤五谷画产生于古代的“填仓节”。填仓节来自农业生产,以祈祷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为主题。农历正月二十五日为“填仓节”,又叫“天仓节”。它象征“大屯满、小屯满、五谷丰登”的节日。按习俗,这天家家户户吃小米干饭,喝杂面汤。人们在院子里用草木灰画图,称“打仓”,即修仓,之后在每个画好的灰圈里撒上麦子、高粱、豆子、谷子等杂粮。杂面谐音“五谷杂粮”。天长日久,在节日里人们的艺术创造被激发出来,有的人把画好的仓装饰一番,如加个花边“吉祥如意”、“五谷丰登”、“连年有余”等,更有在画好的仓边画个梯子,以示粮仓高大。由此,道勤五谷画在地处鲁西南平原的兖州一带产生,主要分布在兖州市兴隆庄镇大桥村为中心的周围50多个村庄,明清时期广泛流传全国各地。
道勤五谷画以各类纯天然、带有芳香气息的植物果实为本体,通过粘、贴、拼、雕等手段,运用构图、线条、明暗、色彩等造型手法,创作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它可以表现国画、油画、装饰画、书法等不同形式,包含山水、人物、花鸟等丰富内容。它朴素、自然地再现大自然的风采,唤醒人们心中重返大自然的愿望和感受,表达人与自然的和谐。
兖州道勤五谷画是农耕社会的缩影,对于兖州中原和鲁西南农耕社会的生产发展以及民俗风情,意识形态,文化艺术观念等均有重要的参考价值;道勤五谷画的出现,为我国民间美术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道勤五谷画采用纯手工制作方法,和纯天然制作原料,是一种“天然浑成”艺术的杰出构想和制作,以此启迪民间艺人为发扬民间美术作出自己的贡献,因此具有艺术传承价值;除以上具有的珍贵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同时在佛、道规仪中,五谷凝聚天地之精华,乃祥瑞之物。在民间,五谷辟凶邪、镇恶秽,为祝禳之宝。这些给质朴的五谷艺术注入了神的虚灵、意的深邃、法的魅力等等深厚的民族文化意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