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滨砭石,原产于山东省泗水县泗河之滨,故名泗滨砭石,岩石学名为“粉晶灰岩”。其用途不同,称为也不同。用于制作乐器,称之为“泗滨浮磬”、“泗滨磬石”、“响石”、“乐石”;用于医疗保健,称之为“泗滨砭石”、“红砭石”、“扁鹊石”。是一种极为珍贵的岩石品种,且储量极少。据中国地震局专家对泗滨砭石产地的地质勘察和考证后提出陨石撞击说:6500万年前流星雨撞击鲁西南地区,撞击地表岩层后产生爆炸,在高温、高压、等离子环境中,星际物质与地表岩层相互交融、渗透、沉积,形成泗滨砭石。 “泗滨砭石”自古不仅做为乐器的应用,在医疗用具上也应用广泛。“泗滨砭石”又名“泗滨磬石”,即用于制作“泗滨浮磬”的石材。謦是一种打击乐器,石质板片状,有单謦和数快组成的编謦之分。“泗滨浮磬”一词。最早见于《尚书。禹贡》,在距今4100年前的大禹时期,曾是朝奉的贡品和祭祀用的神器,后来演变为佛家、道家的法器和儒家的礼器。夏、商至唐朝中期的两千余年,“泗滨浮磬”一直被视为是高贵的乐器,并被看作是群音之长,用于惊醒帝王、教化民众、和谐人际关系,以达政通人和。从而被推崇为高洁的圣物,吉祥和成功的象征。“泗滨浮磬”之所以备受青睬,力压群謦,是因为泗滨磬石为微晶结构,其微晶间隙被铁质和其他金属元素充填,敲击岩石能发出金属之声。音阶齐全,砭音及丰,声音纯在清悦,且有及强的穿透力,是它石所不能比及;砭石在医学上也用之广泛,早在战国时期著名医学家扁鹊,就发现使用制作謦的材料“泗滨磬石”制作的砭具医疗效果明显,并将此石作为制作砭具的首选,“泗滨砭石”逐渐成为古代医疗工具名。山东孔庙就藏有《扁鹊行医图》之“扁鹊针砭”画像石,生动形象的描述了扁鹊施砭祛病的场景,故后人也将砭石称之为“扁鹊石”。现代医学的发展,使得这一古老而优秀的传统砭石医具逐渐埋没。随着“泗滨砭石”在泗水的重新发现,人们又重新制作各类砭具,加以应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