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良崮位于蒙阴县和沂南县交界处,属蒙山山系,相传宋朝杨家将将领孟良曾屯兵于此,故因此得名。1947年5月,华东野战军在陈毅、粟裕的指挥下,在孟良崮一举歼灭国民党精锐部队——整编七十四师,击毙该师师长张灵甫,孟良崮由此而名扬海内外。
由来>> 因宋朝大将孟良而得名
传说孟良崮原名叫鹰狼崮,北宋时期,北方辽邦时常侵犯骚扰,地方贪官借机大肆搜刮民财,致使黎民遭难,痛苦不堪。
一天,孟良路过山下小镇,听说当地县官,为人阴险狠毒,残害百姓,老百姓背地里管他叫“活阎王”。
当晚,孟良就提刀杀了这个恶霸,随后,孟良抡斧砍掉铁锁,放出监狱里的无辜百姓,众人说:“逃到哪里有咱们穷人的活命?不如好汉带领我们杀了恶官,造反上山!”当夜,孟良带领众人,转移了妻小,把活阎王搜刮来的钱粮分给穷人,一同上了鹰狼崮。
大家推孟良为头领,四方饥民百姓纷纷前来投奔,后来,辽兵大举进犯,孟良又带领众人,随同杨家将英勇抗辽,立下了汗马功劳。
这里的人们为了感激孟良这位英雄,就改“鹰狼崮”为“孟良崮”。
孟良崮战役纪念碑矗立在孟良崮顶。
成名>> 孟良崮战役永载史册
解放战争期间发生在孟良崮的那场激战,让孟良崮一举名扬海内外。
1947年3月,蒋介石对山东和陕北解放区实施了重点进攻。陈毅、粟裕率领华东野战军灵活机动,于5月上旬率主力转至蒙阴、新泰、莱芜以东隐蔽集结,寻找战机。
国民党见解放军东撤,即令各部“跟踪进剿”,并特命全系美械装备整编74师以及25师和83师,进军沂水。于是,我军就此拉开了孟良崮战役的帷幕。
5月13日黄昏,华东野战军领导指挥第1、第8纵队利用地形掩护,割断了74师与其他国军的联系。经过了一天的激战,到15日拂晓,第1、第6、第8纵队分别攻占了垛庄和万泉山,完全截断了74师的退路,将其合围于孟良崮及其以北的狭小地区内,敌我双方展开了殊死搏斗。
在华野强势攻击下,74师固守待援无望,于15日下午倾全力组织向三个方向突围,均未得逞,被迫压缩在520高地至大崮顶。
16日下午2时,华野各纵猛攻孟良崮600高地,击毙中将师长张灵甫,活捉参谋长魏振钺。
现状>> 位列中国红色旅游十大景区
如今,六十多年过去了,远离了那段腥风血雨的历史,孟良崮已经成为国家4A级红色旅游景区。
登上孟良崮主峰——大崮顶,但见其形似磨盘,气势磅礴,苍松翠柏环抱,郁郁葱葱。由三把刺刀状花岗岩石组成的“孟良崮战役纪念碑”,巍然矗立在崮顶中心,碑面刻着陈毅元帅赞颂沂蒙风光的诗句和粟裕将军“英雄孟良崮”的题词。
据景区的负责人介绍,经过近几年的开发建设,孟良崮已形成了山下以战役纪念馆为主题的纪念园区,山上以孟良崮战役纪念碑为主题的战役遗址区两大部分。
这几年,随着景区名气增大,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接受红色传统革命教育,2009年接待游客112.23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881.1万元。景区也获得了“中国红色旅游十大景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家4A级旅游景区”等众多荣誉称号。
孟良崮大捷后,陈毅司令员兴之所至,挥笔写下了气壮山河的《孟良崮战役》诗篇:“孟良崮上鬼神嚎,七十四师无地逃。信号飞飞星乱眼,照明处处火如潮。刀丛扑去争山顶,血雨飘来湿战袍。喜见贼师精锐尽,我军个个是英豪。我军个个是英豪,反动王牌哪得逃。暴戾蒋朝嗟命蹇,凄凉美帝怨心劳。华东战局看神变,陕北军机运妙韬。更喜雨来催麦熟,成功日近乐陶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