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这里的最大“卖点”是孔尚任隐居之所孤云草堂。而今,这里加入了“野战”、“拓展”、“速滑”等现代元素。
曲阜石门山风景区位于曲阜城东北25公里处,因该山有二峰对峙、状如石门而得名。胜涵峰为全山主峰,上有水雪洞、蟠龙洞等二十四景。景区分为石门、桃坞和黄山三个景区。其中石门景区有孔尚任隐居之所孤云草堂。近年,景区还新建了拓展训练基地、在半山腰修建了滑道等休闲参与性娱乐项目。
[主打一]:原生态
松林间体验野战生活
景点展示
驻足石门山景区入口处,一组石牌坊群映入游客眼帘。 “石门仙界”牌坊始建于唐贞观年间,这里曾是文人墨客游览的胜地。“班门恒远”牌坊始建于清乾隆年间。同时,这里还有“大儒无疆”、“佛意若宇”和“道空相无”三座牌坊。
穿过牌坊群,就是莲花池。沿莲花池东行,来到一片茂密的松林。这里就是景区新建的九九拓展训练基地。
拓展训练基地分为信任背摔、丛林野战、空中断桥、空中单杠和毕业墙五个区域。记者看到,信任背摔以松木为支架,利用松树间的空隙搭建信任背摔塔。在教练指导下,一名游客登上塔顶,8至10名游客在塔下并排搭成人桥,塔顶上的游客张开双臂后背摔向人桥。这种游戏主要考验游客的自信心。
丛林野战区域位于信任背摔区域的右侧,这里松林茂密、杂草丛生。游客们手持电动激光枪械,穿行在丛林杂草中,体验原生态的野战生活。
穿过丛林野战区域,一座高10多米的空中断桥坐落在山坡空间地带。这里视野开阔,游客可以欣赏对面山峰的风景。空中断桥需要两名游客互帮互助才能完成任务,这个游戏主要考验团队的协作精神。空中单杠则是考验游客的胆识。
[主打二]:访古
孔尚任在此写出《桃花扇》
沿着林间小道前行,走过入境桥,一座白色石亭若隐若现在松柏间,这个临渊而建的亭子叫洗耳亭。
有关洗耳亭,还有这样一个故事。相传清朝时期,曲阜有一个县令自视清高,为人十分傲慢。一日,他游览石门山时偶遇孔尚任。在和孔尚任一番交谈后,他自叹不如。从此,这个县令开始谦虚谨慎做事,后来在朝廷担任要职。他为感谢孔尚任,修建这个亭子。“轻狂只为少年路,洗耳归来伴朝廷”,后人以诗证明这段佳话。
“藤萝四月石门山,紫玉重重放小岩”,这是古人描写藤花大峡谷景色的诗句。藤花大峡谷位于洗耳亭下,峡谷尽头生长着一株体形巨大的古藤。古藤紧紧缠绕在一棵柏树上,不少游客认为这是两棵藤树,其实只是蔓延的藤枝。每年四五月份,藤花盛开,整个山谷就像藤花编织的帷帐,藤花幄因而得名。汹涌而下的溪水直冲藤花,飞流击石、水花翻腾,整个山谷瀑布轰鸣,实为一胜境。
沿着环山石板路前行至石门寺,其西侧是一个小型动物园,动物园南侧为逸仙阁,别看这个逸仙阁毫不起眼,却是始建于宋代。在阳光照射下,屋顶上四块黄色的琉璃瓦折射出金光。据说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曾云游至此,并在此居住。后来朱元璋登基做了皇帝后,御赐石门山周围2000顷良田作为阁田,并为楼顶中央换上四道金黄色琉璃瓦。
含珠台位于逸仙阁东侧,因为两侧山峰似蟠龙,此台恰在龙门前,似龙口中的玉珠,故称含珠台。由于风吹雨蚀,台上形成道道沟壑,远远望去恰似群龙闹海。其中一道骨脊像蛟龙游于海中,龙头、龙脊非常清晰。含珠台上还耸立着汗珠亭,传说这里曾是李白、杜甫分别处。
站在含珠台上翘首北望,一座灰瓦覆顶的“草堂”仅露房顶。这座“草堂”就是大名鼎鼎的孤云草堂——清代著名剧作家孔尚任的隐居之所。孔尚任在此隐居5年,潜心读书,其间写下了《石门山集》、《秋水亭记》、《桃花扇》等名篇。
[主打三]:刺激
半山腰建起大理石滑道
“ 孤云草堂” 脚下是12个生肖雕 像组成的生肖园。生肖分立石板路两侧,游客可以在自己的生肖石雕前合影留影。
沿着曲折的石板路前行,就来到半山腰,一条曲折、光滑的“石龙”顺着山坡蜿蜒而下,这是景区新建的滑道。
记者看到,滑道末端增设了防护网等安全设施。滑道全长270多米,用大理石铺设而成。游客在臀部绑上防护服,手戴防护手套,就可以享受速滑的刺激了。
据曲阜石门山风景区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敏介绍,为增加景区吸引力,景区管理部门铺设了环山石板路,在桃坞景区的桃花峪西坡上修建了桃花扇石,将孔尚任的《桃花扇》的内容镌刻在桃花扇石上,并修通了黄山景区的环山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