兖矿集团兴隆庄煤矿是兖州市西南部一座大型现代化矿井,现已建成生态、宜居型花园矿区 ,并开设了拓展训练 、井下体验等工业旅游项目。游人来此,在矿区体验花园般的美景后,可以进行拓展训练,还可深入1500米的井下,体验神秘而美丽的井下世界。
花园景观现身兴隆庄煤矿
1日上午,记者来到兴隆庄煤矿。环顾矿区,绿树成阴,道路宽阔,使游客将矿井与眼前的景色相联系,犹如置身于花园绿地,顿感心旷神怡。
穿过一条地下通道,绿树环抱的兴隆山和矗立在山顶的兴隆亭映入眼帘,满眼的葱绿让人仿佛回到大自然的怀抱中。山的左侧是一池清澈的人工湖,名曰兴明湖,湖虽小,但长达228米的兴业长廊蜿蜒横架于湖上,集自然美和艺术美于一体,构成了曲折迂回、步移景换的人文景观。
徒步登上兴隆山,由青石板铺成的台阶和山路给游客带来一份惬意,绿阴犹如一把把天然的遮阳伞。每前行十余步,便会有一个新的景色跳进眼帘,变幻的美景让人应接不暇。
约10余分钟后,整个兴隆山都在脚下了。置身山顶俯瞰兴隆庄煤矿的全景,她已不是过去纯粹意义上的煤矿,而是充满生机的绿色生态工业园区,端庄美丽,安宁静谧。
兴隆庄煤矿工业旅游接待中心主任张洪国介绍,这是一座全部由煤矸石堆成的小山,山高不过50米,兴隆矿人将一车车泥土运到山上,并大量种植各种植被。如今,昔日堆积如山的煤矸石已成为美丽的兴隆山,开创了煤矿无矸石山的先例,被环保专家誉为矿山环境保护的典范。

拓展训练项目空中断桥。
游人与工人在井下运输大巷合影。
6000多人在此“磨合团队”
兴隆山北侧是山东兴盛拓展训练中心。中心大门左侧,一条钢丝索桥横亘在8米高空。整个缅甸桥长30米,两根钢丝之间的木板只有0.4米宽。这项高空训练科目主要考验游客的自信心。张洪国介绍说,走在缅甸桥上,游客需要突破自我。即使系上安全带,缅甸桥还是来回摇晃,游客走得越快,桥摇晃得越厉害,越能考验游客的自信心。
走上空中断桥,站在 6.5米高空的木桥上,不少游客的双腿开始颤动,在安全带的保护下,仍然有不少游客在跨度1—1.7米的断桥前选择放弃。“断桥一小步,人生一大步。 空中断桥不仅考验游客的胆量,也能反映出游客平时遇到困难时的态度。”张洪国说。
拓展训练中心大门右侧,不远处两个绿色护栏伸向兴隆
山半腰。记者发现,这是由铁链、木块组成的铁索桥。走在桥上,只有扶着护栏才能保持身体平衡,而脚下的木块还在晃动。
拓展训练项目——合力走钢丝场就在桥西侧,场地上两根钢丝的距离由窄逐渐变宽,最宽处为1.8米。两名游客四掌相对,两人步伐大小、快慢节奏必须保持一致,否则一人就面临滑下钢丝。
张洪国说:“别看面积不大,这里的拓展项目相当齐全。济宁众多企业都把这里当作员工拓展训练的最佳场所,每年约有6000多人来这里参加拓展训练。”
400米井下一点不闷
在主井口大厅,换上一套矿井工作服,装备上了矿灯和自救器,记者俨然已成为一名矿工,跟随工作人员走进罐笼(提升机)。罐笼缓缓启动,几秒钟后运行速度变得很快,达到每秒近8米的速度,耳边可听到呼呼的风声。
大约3分钟后,记者来到了位于地下350米处的副井。刚进入矿井,便感觉到凉风在身边一直吹着。为保持矿井下的空气流通和氧气含量,有机械专门向矿井下吹入新鲜空气。所以旅客不会产生任何憋闷的感觉。
在工作人员的指引下,记者来到了副井候罐室,只见候罐室的地面、墙壁全部铺设有大理石,顶部是漂亮的塑料吊顶,两旁不但有供游客、矿工休息的座椅,墙面上还专门安装了鱼缸,等候的人们可以看到鱼儿漫游水中。
矿井下的工人怎么到达作业面的呢?一种名为“猴车”的运输工具令记者感到非常惊奇。坐上猴车后,工作人员便将猴车推向快速运行的索道上,记者和猴车便被吊在半空中,随着索道的运行快速向前推进。令人吃惊的还在后面,因为沿着倾斜的矿道,可到达地下450米处。当猴车在坡度为15度的矿道中行进时,令人产生一种向下飞翔的感觉。
10分钟后,我们来到井下车场主巷道。这里以白色涂料覆顶,两边的墙则刷着绿色涂料。走在主巷道里,微风扑面,丝毫感觉不到这是在地下 450米深处,而是有一种爬上山顶呼吸新鲜空气的感觉。坐上机车,大约经过十几分钟的路程,游客就可以看到忙碌的采煤机,采煤机采下的煤块有秩序地落到传送带上,源源不断地被输送到地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