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乡县羊山位于鲁西南地区覆地,因处在鲁西南群山之阳故而得名 “阳山”,又因该山的形状酷似一只俯卧的羊,清朝末期,由 “阳山”改名为 “羊山”,至今一直被百姓们奉称为神山、圣山。这里因各类文化氛围浓厚,响誉中华大地。
羊山镇 “古”味十足。据 《左传》、 《汉书》记载,夏朝诸侯国有緍氏在此繁衍生息。东汉时期,兖州刺史治所曾在山阳郡的昌邑离此不足10公里。据有关史料记载,昌邑曾是昌邑国、山阳郡、昌邑县三级治府所在地和兖州府驻地,在兖州府驻地时期,部分官臣机构驻扎羊山一带。据 《中国古代史教学参考地图集附中国古今地图名册对照表》记述: “(西汉时期)兖州府位于山东省西南部、河南省东北部;(东汉时期)兖州府位于今山东省金乡县城西北部。”由此可以推定,两汉时,兖州府驻地在今金乡县城西北部。据康熙十二年 《金乡县志》记载,公元192年,一代奸雄曹操曾驻兖州牧治昌邑,并在羊山一带屯兵,招贤纳士,使文臣武将聚于麾下。曹操率军东击查州绿林军,南袭徐州城,与吕布大战淮阳均由此发兵。
据考古人员发掘,羊山周围是全国罕见的平民汉墓群,层层叠叠,星罗棋布,上万个古墓埋藏地下几米或十几米深处不等。近年来,这里的墓群先后出土了陶俑、陶壶、陶马、汉代壁画、石碑、铜镜、古钱币等2000多件文物,其中有100多件分属国家一、二级文物,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2001年这里被评定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羊山镇驻地有一条偏西南走向偏东北方向的大街,长约1500米左右,旧时这里是羊山的商业街,各类店铺、作坊多达200余家,商贸云集。现今,古街两侧建于明清时期的古民居保存完好,建筑风格各异。其中,古民居的风格及其建筑模式大都为前铺后院,有的是一进二或一进三的四合院,分有南房、腰房、北房(堂屋),东、西厢房四面房舍围合而成。这些古民居多为砖木结构、石木结构的清砖灰瓦和石墙灰瓦,还有部分两层小楼,棱角分明,玉阶丹楹,其外观十分讲究,有的还饰以精美的木雕、砖雕和石雕,另有吊花楼、烟囱、神龛、照壁等。这些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古民居具有较高的文物价值,2009年羊山古民居被确定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羊山周围历史古迹极为丰富,小屯村现存的4套古民居保存完好,建于明初,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在王小山村偏西南角,有5棵古圆柏树,村委会院门东侧有1棵古皂角树,据王氏家谱记载,这六棵古树均在千年以上,树杆直径在1.1米左右,枝繁叶茂,今年3月份被评定为县级重点保护树木。相传天宝八年 (公元749年)春季唐代诗人李白在畅游齐鲁大地时,路遇古羊山,并在此挥手写下 “壮观”二字飘然而去。后人特将 “壮观”二字刻碑永存,以示后人,颂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