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山休闲生态旅游区位于邹城市大束镇东南部,省道岚济路旁,距邹城市区东10公里左右,流域总面积4万亩,是一处距邹城市区最近、植被最好、交通最方便的生态旅游开发区。区内有丰富的水资源和林木资源,山涧溪水常年不断,无污染,水质比较好,林木覆被率达80%以上,植有大枣、核桃、樱桃、柿子、栗子及各种绿化苗木百万余棵,空气清新怡人,被当地游客称为“天然氧吧”。流域内生态人文旅游资源丰富,文化底蕴丰厚,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葛炉山北周摩崖石刻,济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灰王城遗址。另有一处“白莲教”活动遗址——鸿山寺。2011年被济宁市命名为鸿山森林公园。
鸿山寺
兴建于唐代,位于鸿山东麓,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由于历史原因,鸿山寺几经兴衰。鸿山寺,就山势地貌精心构筑而成,规模总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采用传统的佛教建筑布局与规划,结合时代精神,以一连串的院落空间将影壁、山门、大殿、藏经阁、宝塔等主要建筑有机串联,获得和谐有度的空间关系。门前的水系及小广场既调节了微气候,改善了环境,有为整个寺院提供一个美丽的倒影,肃穆的景观,慈祥的观音塑像静坐池上,增添了一份优雅与浓郁的佛教气氛。
桃花水母
2010年8月份,在鸿山流域发现了号称水中大熊猫的“桃花水母”。濒临灭绝的“桃花水母”,是一种古老而珍稀的腔肠动物,出现时间比恐龙还早,有几亿至十几亿年以上的生存历史。因其形状如桃花,并多在桃花盛开季节出现,故得名。桃花水母是地球上最低等级生物,其外貌特征表现为通体透明,无头无尾呈圆形,直径长约2厘米左右,晶莹透亮,柔软如绸,其中间长着五个呈桃花形分布的触角状物体,游动起来就像飘落水中的桃花在表演“花样游泳”。桃花水母对生存环境有极高的要求,生长最佳环境是无污染、人为痕迹少的酸性水质,水温不得高于35摄氏度,若水质受污染,它们有可能在数日之间灭绝,一旦被带离水域,存活期最多10天。因此,其活体极难制成标本,其珍贵度可媲美大熊猫,号称为“水中大熊猫”,属于世界保护级别最高的“极危生物”,已与大熊猫、金丝猴等成为中国保护动物红色目录中的一级保护动物。
行车线路
邹城市区沿岚济路东行至匡庄驻地东4公里路南(全程约15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