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济宁城区目前面积最大的综合性公园,南郊动植物园吸引了众多市民前来参观游览。今年年初,济宁市正式启动了南郊动植物园完善工程,进一步优化动植物配置,提升公园档次。目前,完善工程已基本完工,十余个新景点及娱乐区域陆续与游客见面。近日,记者对南郊动植物园完善工程进展情况进行了探访。
公园新景布局合理
步入南郊动植物园,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郁郁葱葱的树林和碧波荡漾的河流,秋风迎面吹来,给人一种清新、自然的感觉。绕行一圈后记者发现,所有的新建景点错落有致的分布在园区四周。
在兽园的南侧记者看到,一个3米多深的圆形水泥圈舍已经完工,一道高墙将圈舍平分为两部分。据工作人员介绍,此处是即将向市民开放的熊舍,目前,熊舍的主体工程已经完工,正在进行周围道路的铺设工作。同时,动植物园已经从外地运来了两只棕熊和一只黑熊,不久就将与游客见面。
在熊舍的西侧,工人正在进行小型笼舍基础的铺设工作。据悉,此处将新建世界名犬展览区,预计建设10个小型笼舍,将有40余种世界名犬轮流参展。
沿环形道路前行不远,一座叠水假山吸引了众多游客驻足。据了解,该假山为完善工程新建景点之一,用去了约1500吨灵璧石,并在假山上栽种了迎客松、黑松等。据工作人员介绍,以此
还新开挖建设了环绕园区的水系,从假山上不断流下的水源,保证了整个水系循环流动。
沿着河流前行,记者来到了新建成的水禽区,宽阔的河道、简单的木制禽舍,让人感到一股乡村气息。据介绍,水禽区长约200余米,宽近50米,放养了黑天鹅、白天鹅、针尾鸭、美国大雁等十余种水禽,所有动物均采取野生水禽自然放养的方式。
采访中记者还发现,针对不同市民的爱好,动植物园还新完善建设了健身区、荷花生态池、鸳鸯池、儿童活动区等,既可以满足市民参观游览,还可以参与到健身活动中来。
园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所有新增的景点布局均进行了合理考证,即使在大量市民参观的情况下,也能够合理分流游客,不至于出现拥挤的现象。
整体环境更显生态美
据介绍,南郊动植园完善升级后,将更加突出“休闲、娱乐、生态”等主题,以植物为主,以动物为辅。新建设的水禽区和环园河流,均按照生态河道标准建设,既没有进行河道硬化,两岸也没有驳岸等设施,给人一种更加贴近自然的感觉。
同时,公园内路面也没有进行大面积的硬化,在一些道路与树林的交会处,为了方便游客游览,仅简单的铺设了草坪砖。据了解,这是因为硬化地面会造成降水渗透、水汽蒸发等自然循环的减慢,给周围生态环境造成一定影响的原因。
在空间利用上,园区本着“保持苗圃自然植被,充分利用现有园林资源”的原则,保留园区内的自然生态,实现了树木、山、水有机结合,营造出一片绿色的休闲圣地,将市民娱乐休闲与大自然融合在一起,实现生态游。
另据介绍,目前南郊动植物园完善工程已基本完工,特色绿化苗木达93个品种,水生植物达20余种,形成了简洁明快、色彩丰富、季相明显的园林植物景观;拥有大型肉食类、草食类、杂食类动物及各种水禽等共计40余个品种,兽园内还新引进了3只珍贵的白老虎。整个完善工程预计10月初完工,所有新增景点都将与市民见面。
日纳游客数千人
南郊动植物园是济宁市委、市政府围绕“东拖西跨南联北延”战略而实施的一项重点工程。该园位于火车站南路,占地面积600亩,是在原南郊苗圃的基础上升级改造而成的。于去年5月份开工建设,国庆期间正式向市民开放。
按照规划设计,南郊动植物园共分入口景观区、水景区、儿童活动区、植物观赏区、动物鸟禽观赏区、水禽区、健身区、花卉观赏区、生活服务区等九大功能区,由于一期工程仅对功能区域进行了划分,并且部分区域配套设施并没有建设齐全,所以济宁市决定对动植物园实施完善工程。
据工作人员介绍,自开园以来,南郊动植物园每天都吸引大批的市民前来参观游览。由于园区除儿童活动区、兽园等少数区域收费外,其余区域均免费对外开放,所以每天从清晨到傍晚,游人络绎不绝,进园参观的市民达数千人。周末,游客每天都要超过1万人。
公园新景布局合理
步入南郊动植物园,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郁郁葱葱的树林和碧波荡漾的河流,秋风迎面吹来,给人一种清新、自然的感觉。绕行一圈后记者发现,所有的新建景点错落有致的分布在园区四周。
在兽园的南侧记者看到,一个3米多深的圆形水泥圈舍已经完工,一道高墙将圈舍平分为两部分。据工作人员介绍,此处是即将向市民开放的熊舍,目前,熊舍的主体工程已经完工,正在进行周围道路的铺设工作。同时,动植物园已经从外地运来了两只棕熊和一只黑熊,不久就将与游客见面。
在熊舍的西侧,工人正在进行小型笼舍基础的铺设工作。据悉,此处将新建世界名犬展览区,预计建设10个小型笼舍,将有40余种世界名犬轮流参展。
沿环形道路前行不远,一座叠水假山吸引了众多游客驻足。据了解,该假山为完善工程新建景点之一,用去了约1500吨灵璧石,并在假山上栽种了迎客松、黑松等。据工作人员介绍,以此
还新开挖建设了环绕园区的水系,从假山上不断流下的水源,保证了整个水系循环流动。
沿着河流前行,记者来到了新建成的水禽区,宽阔的河道、简单的木制禽舍,让人感到一股乡村气息。据介绍,水禽区长约200余米,宽近50米,放养了黑天鹅、白天鹅、针尾鸭、美国大雁等十余种水禽,所有动物均采取野生水禽自然放养的方式。
采访中记者还发现,针对不同市民的爱好,动植物园还新完善建设了健身区、荷花生态池、鸳鸯池、儿童活动区等,既可以满足市民参观游览,还可以参与到健身活动中来。
园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所有新增的景点布局均进行了合理考证,即使在大量市民参观的情况下,也能够合理分流游客,不至于出现拥挤的现象。
整体环境更显生态美
据介绍,南郊动植园完善升级后,将更加突出“休闲、娱乐、生态”等主题,以植物为主,以动物为辅。新建设的水禽区和环园河流,均按照生态河道标准建设,既没有进行河道硬化,两岸也没有驳岸等设施,给人一种更加贴近自然的感觉。
同时,公园内路面也没有进行大面积的硬化,在一些道路与树林的交会处,为了方便游客游览,仅简单的铺设了草坪砖。据了解,这是因为硬化地面会造成降水渗透、水汽蒸发等自然循环的减慢,给周围生态环境造成一定影响的原因。
在空间利用上,园区本着“保持苗圃自然植被,充分利用现有园林资源”的原则,保留园区内的自然生态,实现了树木、山、水有机结合,营造出一片绿色的休闲圣地,将市民娱乐休闲与大自然融合在一起,实现生态游。
另据介绍,目前南郊动植物园完善工程已基本完工,特色绿化苗木达93个品种,水生植物达20余种,形成了简洁明快、色彩丰富、季相明显的园林植物景观;拥有大型肉食类、草食类、杂食类动物及各种水禽等共计40余个品种,兽园内还新引进了3只珍贵的白老虎。整个完善工程预计10月初完工,所有新增景点都将与市民见面。
日纳游客数千人
南郊动植物园是济宁市委、市政府围绕“东拖西跨南联北延”战略而实施的一项重点工程。该园位于火车站南路,占地面积600亩,是在原南郊苗圃的基础上升级改造而成的。于去年5月份开工建设,国庆期间正式向市民开放。
按照规划设计,南郊动植物园共分入口景观区、水景区、儿童活动区、植物观赏区、动物鸟禽观赏区、水禽区、健身区、花卉观赏区、生活服务区等九大功能区,由于一期工程仅对功能区域进行了划分,并且部分区域配套设施并没有建设齐全,所以济宁市决定对动植物园实施完善工程。
据工作人员介绍,自开园以来,南郊动植物园每天都吸引大批的市民前来参观游览。由于园区除儿童活动区、兽园等少数区域收费外,其余区域均免费对外开放,所以每天从清晨到傍晚,游人络绎不绝,进园参观的市民达数千人。周末,游客每天都要超过1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