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美丽的泰山
咱们现在看到的这个广场叫做天地广场,这个广场由两部分组成,分别是有圆形广场和方形广场组成的,这就与古人的“天圆地方”的说法相符合,大家看到的这个广场是地广场,大约2000平方米,咱们沿着台阶往上走,可以看到四十余米的泰山历代帝王封禅泰山时候的情景,另外还有12根龙柱,代表着有记载的十二位帝王来泰山封禅的,继续往上走,大家看到的就是天广场了,面积为10000平方米,这样就刚好印证”天比地大”.但是这建造的是有问题的,咱们都知道天应该在上面,但是咱们看到的天却在下面,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这儿是车辆进山的路口,在旅游旺季的时候,会有大量的游客从这儿进入,为了避免不良的视觉效果,所以将它建造在了大家不能直接看到的地方,可以说建筑者是煞费苦心了。在天广场上,有六个售票口,停车道可以同时停放12辆旅游车辆,每小时发送7000余人,现在我们就从这进山。
现在大家已经坐在游览车上了,我们将做着游览车从这儿直达中天门。在大家右侧的这个比较大的水库叫做龙潭水库,在建国前的1944年就已经建好了,蓄水是36万立方米.其实,在泰山脚下有两个水库,另一个在红门路上,在咱们现在走的这条路修好之前,爬泰山主要还是走红门路的,那个水库叫做虎山水库,这两个水库分别在泰山南路的两侧,就好象碧霞元君的两面宝镜一样。
现在跟大家简单介绍咱们走的这条路,这条路建于1985年,可以从火车站直达中天门,全程14公里,驱车半小时即可到达南天门,在以前,爬泰山有一种“东路上,西路下”的说法,这里面的西路就是指的现在咱们走的这条路了,尽管现在已经修成了公路,许多知情的游客依然步行上下,以欣赏西溪山麓的独特风光。
好了,大家往左看,那个亭子叫做白龙亭,亭下的池叫做白龙池,池水虽然不深却应了“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的说法,为什么这样说呢?相传白龙池曾由东海龙王的九太子小白龙驻守,小白龙看中了池边所居田氏村的惠姐,于是化作一青年帮她挑水打柴。两人心有灵犀,一见钟情,于是就结为夫妻。大旱之年,地硬如砖,禾枯能燃,只有田家地湿禾绿,一派生机。邻人就感到非常奇怪,于是就问惠姐,惠姐也不知道是为什么。她就请小白龙帮忙,在这天晚上就下了一场大雨,小白龙是含泪吐露了真情:因为山前出了贪官,父王下命亢旱三年以示威严。如今违背了父王的要求,情缘已尽。话音才落,炸雷轰响,白龙乘风而去,山下却传来雷劈贪官的消息。小白龙思恋泰山,念惠姐旧情,经常乘风来岱窥望,念旧之泪就化作一片甘霖。此后,泰山几无旱年,就有了“江河又断流,泰山雨不歇”的奇特现象。
还是在公路的左侧,大家可以看到有一光滑的岩壁,这岩壁是纯天然的,没有经过任何人工操作。大家可以看到岩壁斜依青天,高百余丈我们称其为百丈崖。百丈崖坦荡平廓,直逼傲徕峰。置身崖前,举四望,心胸顿开。如果赶上大雨,就可以看到山洪顿掀,如挂黄河,瀑布随着崖岩,三起三落,如同云龙三现,气势之磅礴,其壮之雄伟,为天下之最。大家仔细看,会看到崖壁中间有金窝一个,据说是以前贪心的人储存黄金的地方,当然现在已经不再储存黄金了,而是也用来储存什么呢?当然是泥巴了。
咱们再往北看,那一个崖叫作东百丈崖,崖下有一天然穴潭叫做黑龙潭,大家可以看到水流很急,水石相搏,窝后坑形成潭,潭因为口小腹大形如石坛,又因为水深如碧而得名。大家看到东面的亭子叫作西溪石亭了。在百丈崖的北段叫作百丈瀑,它是泰山秀水之标志行景观,也是西溪之水最精彩的作品。飞流直下,四季不歇,或大或小,或吼或歌,是泰山泉水的一道主脉。每当雨季来临,西溪水旺,瀑流宽满,水急如射,哄然走雷,水雾层层,飞虹烁烁。瀑布之下又一潭名曰“老龙窝”瀑下泻,翻卷而出,先顺大斜坡狂奔而下,急急漱涮收入了龙潭。
大家看到的红色的桥叫做长寿桥,它与白丈崖和白丈瀑崖共同构成一体的景观,长寿桥是军阀张培荣于1925年修建的,之所以建成红色是因为周围到绿色的山水,为了避免过于单调的颜色,就建成了红色。在桥的下面就是百丈瀑崖,它因百丈瀑得名,它其实就是一横断的石梁,崖棱浑圆藏险,有一条白线横贯东西,所以我们称它为“阴阳界”,因为此线恰好在白丈瀑崖的棱之上,过界则为斜面,滑下白丈瀑的危险极大,为了防止意外的发生,冯玉祥先生在泰山时候曾经在阴阳界北面设立铁栏防护,被山洪冲所毁后,防护栏曾几度重设,但是游客朋友们仍然要多多注意。
在建国后,泰山管委又在桥的两侧修建了亭子,以赏山水,东侧叫做“云水”,西侧叫做“风雷”,是赏山、赏水、赏桥、赏瀑、赏竹、赏石的佳境。大家能够理解赏山、赏水、赏桥、赏瀑,但是可能不理解赏竹和赏石了,其实,大家继续往前看,现在大家看到的这个小寺庙叫做竹林寺,既然是竹林寺就是赏竹的好地方了.竹林寺的全称是竹林宝峰禅寺,始建年月无考,推测是建于元朝,因为在李谦的《重修竹林宝峰禅寺记》中就有记载了,可见当时的规模之宏伟,香火之鼎盛了,但后来被毁掉了。大家看到的这个是建于2000年,是由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和配殿组成的,是目前全国最大的仿唐庙宇了,建筑面积达到了5000平方米,总投资多达245万人民币。而赏石在哪呢?大家往左看,那一个就是咱们要欣赏的石了,它的名字叫做扇子崖,以为它高耸峻削,形如陡扇而得名。因为扇子崖峻极如天,只有西南一处崖顶可以容纳数十人,旧时借助绳子攀爬,现在为了方便游人登临赏险,现在虽然铁梯护栏,也只能容纳单人,往往上者让下,下者让上,且七拐八折,并非常人所能登,所以还要注意安全第一。
之后,大家会发现盘山路与爬山路分开了,以后的路段刚好是自然景观最为集中的一段了,大家就尽情的享受这美丽的自然风光吧。
咱们下车之后看到的这个就是中天门停车场了,它在1987年竣工的,很显然这就在中天门附近了,而中天门的咱们现在是看不到的,但是大家往那儿看,那边有个小亭子的山叫做中溪山,那座小亭子叫作慈恩亭,它是有台湾同胞张建造的,上面存放了一块台湾澎湖列岛运来的石头,而在台湾也有一个类似的亭子,里面存放着咱们泰山著名的花岗岩。两块石头,一块在大陆,一块在台湾,体现了两岸人民渴望早日统一的愿望。看完了东面,咱们再看看西面,西面的山叫做黄舰岭,在1983年,从这儿修建了中国第一条索道–泰山大索道,全长米,坐索道可以直达南天门。
大家对面的那座比较古老的建筑是一个宾馆,叫玉液泉宾馆,而玉液泉就在这附近,玉液泉的泉水甘甜可口,而且非常的清凉,喝了之后,会让人神清气爽,美不胜收,大家如果口渴了,只须一元钱,就可以尝尝这甘甜的泉水了。
现在咱们就开始真正意义上的爬山了,在路的两侧会有许多小商店,这里面的商品多种多样,价格也不是太贵,大家既然来到泰山了,就不能空手回去吧!所以大家最好还是买点中意的东西带回去,可以自己留做纪念,也可以馈赠佳友。说到了商品,不得不给大家介绍一件商品,因为几乎在每个商店中都有这么一件东西,它可以说是咱们泰山独一无二的东西,就是泰山石敢当。关于石敢当,在民间有一种美丽的说法:当年有一个恶魔经常在村里做恶,这个恶魔霸占了村里的一位姑娘,她的父亲就许诺,谁能救了他的女儿就把女儿嫁给谁,邻村有个叫石敢当的人就去救她,石敢当大吼一声“石敢当在此,谁敢来也?”之后就把恶魔打了个落花流水,恶魔自知力量不行就逃走了。石敢当就与这个女子拜堂成亲了。而恶魔后来又到别人家做恶,石敢当又去帮忙,刚说完“石敢当在此,谁敢来也?”恶魔就抱头逃走。于是恶魔又到其他人家做恶,石敢当再去帮忙,就这样一家一家的打,可是这样也不是个办法啊,还是他的妻子聪明,想了一个好办法,在每家门前,挂上一块石碑,写上“石敢当在此”,从此以后,恶魔就再也没来了,之后就演变成大家看到的“泰山石敢当”了。现在各家各户,都用石敢当来辟邪除魔。故事也讲完了,大家是不是也带点回家,好来辟邪除魔呢?
大家可以看到在盘山路的两侧有有许多题刻,从红门到中天门再到南天门,这一段也是泰山文化最集中的一段了.从这儿到云步桥是快活三里路了,也叫快活山,从红门爬上来的游客经过一路攀爬,感觉很累,忽逢坦途,气爽神清快活无比之境界,得此名。但是咱们是没法领略这种意境了。在快活三里路的景点有很多,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斩云剑。它位于路的西侧,石笋突起,状如剑指,上面刻有“斩云剑”。斩云剑位于峪口处,风云变幻莫测,尤其是在雨季,由于气压湿度和风向等小流域气候的束缚,半山云海常与斩云剑平,一旦寒云冷风顺峡谷而下,冷暖相激,云海雨落,斩云剑出,游人都以为是斩云剑具有斩云话雨之功效,神话不径而走,斩云剑之北有巨石,纹理盘旋若蛟龙,古名为“蛟龙石”。还有泰山的字迷“如意”,(解释)这是泰山的第二个字谜了,第一个字谜就是大家很熟悉的“虫二”了,另外在极顶还有最后一个字谜了。
现在这个是云步桥,桥体古朴敦壮,大巧若拙。桥东有石亭,叫做“酌泉亭”,亭子有许多诗词,大多是清朝的作品,包括草隶篆等50余处。桥北是“御帐坪”壁立如削,这座桥是由中国国际旅行社出资建造的。
继续往上爬,现在来到的是五大夫松所在的五松亭了,据说当年秦始皇来泰山时,赶上下大雨,在这棵树下躲雨,这棵树因为护驾有功,随给它命名为五大夫松,但是唐朝时候下雷雨把树毁了三棵仅剩两棵,雍正年间钦差丁皂保奉命修山时候又补植了,后来又毁坏了两棵,1983年又枯死一棵,所以就剩下了现在大家看到的这两棵了。松树虽然是后来补植的,可是也苍古,颇有秦松之风韵。
在五松亭的西北就是望人松,这一名字是在2002年之前的名字了,咱们泰山为了迎接当年的中华十大名山的评比,将其改名为大家所熟知的迎客松,当然泰山管委所做的努力没有白费,最终泰山名列中华十大名山之首,这都是题外话了。现在咱们一起看看这棵泰山迎客松,它的叶枝繁茂,冠如华盖,一枝斜垂,似迎似送似呼似唤似触似摸似抚似慰。游人每每至此都会流连忘返,争相合影留念。
现在大家看到的就是朝阳洞,又名“云阳洞”或“迎阳洞”洞因为向阳而得名,壁后是元君像,是何人何时所立无考。大家往东北看,那块非常高大的就是“御风岩”,上面刻有乾隆皇帝的《朝阳洞诗》高20余米,宽9米,字大1米见方,因为诗刻在绝壁上,摩崖接天所以又得名为“万丈碑”。
继续往前走,现在咱们走到了两座山的中间,这两座山就叫对松山,对松山山崖夹峙,万松齐举,龙吟虎啸。李白诗云“长松入云,远望不盈尺”乾隆皇帝也有诗“岱宗穷佳处,对松真绝奇”可见对松山在古人眼中的地位。在大家的西面还有刻画一处,画一只粗壮有力的拳头猛大披发山鬼,上面写有“永居九幽”是泰山南路唯一的画刻,那个亭子就是对松亭了,上面还有很多题刻。对松山至此,峰愈危,谷愈狭,景愈秀,颇具势接昊苍形连霄汉之磅礴之气势。
现在大家来到的就是十八盘了,十八盘想必大家都听过的,我第一次听到的时候以为泰山转了十八圈才上去,其实不是这样的。关于十八盘有两种说法:首先大家要明白什么是盘呢?连续的台阶称为一盘,在古人的眼中,九或者是九的倍数被认为是多的意思,而十八正好是九的二倍,所以十八盘就认为是很多个台阶的意思;另一种说法是,传说秦始皇来泰山的时候,是由轿夫抬上来的,轿夫在十八盘这地方停了十八次盼了十八次,所以叫做“十八盼”后来引申为“十八盘”。有一种说法是“紧十八,慢十八,不紧不慢又十八”但是十八盘并不是这么准确的三个十八盘,而是93盘,之所以这么说还是上面的那个解释方法,仅仅是形容多。从这儿到龙门是慢十八,因为这一段的台阶是最缓的,从龙门到升仙坊是不紧不慢又十八,这一段台阶逐渐变陡,再到南天门就是紧十八了,这一段最为陡峭。在不紧不慢又十八这一段又修建了“度天桥”一座,它直通碧霞祠,是泰山管委于2000年修建的,取名为大龙盘道。在十八盘盘口南面的是雁翎峰,因为它峭染如羽翎,是莲花峰的下址,北面两山壁立,天如一线,得名为“石壁谷”。十八盘就象天梯一样直通云宵,所以大家爬的时候一定要多加小心。
现在大家看到的这个就是南天门了,南天门又叫”三天门”.因为在泰山登山处有一天门,在咱们开始爬山的地方有”二天门”现在就是三天门了,他是城楼式建筑,有泰山石砌成的城门,门洞上方大家可以看到金碧辉煌的三个字–南天门了.自中天门至此3000多台阶,游客朋友们大都挥汗如雨,但是咱们大家从南天门回头看看一路走来的这条山路,一翻艰难困之后的成功和奋力拼搏的胜利,是任何不曾登山的人不曾体会的.现在咱们大家就到里面去看看,进去之前的西面的那个小石屋,里面有《天门铭》记载的是元代时岱庙的张炼师建造南天门时的一些经历.我们往里走,可以看到南天门是一个封闭的小院,咱们正对的是正殿,两侧的是配殿.正殿原来的时候是有三侯灵,传说是宋真宗东封泰山时看见周谏官唐宸、葛雍和周武三神立于天门内,因此加封供祀.后改为关帝庙,建国后改为未了轩,现在殿内供奉的是东岳大帝的铜像,西侧的是万历年间御制的铜钟.1984年的对泰山进行修缮的时候重修了未了轩以及东西配殿,现在南天门就看完了,咱们出去之后往北看,在北面有一个比较宽阔的观景台,现在咱们就不一块去看了,咱们大家回来的时候就在观景台集合吧!看看岱阴风景,感受感受”齐鲁青未了”的意蕴.
#p#副标题#e#
大家看到的小亭子叫月观亭,而那座山峰就叫做”月观峰”了,他与东面的日观峰遥遥相望.为什么叫此名呢?我们猜想可能在此亭观月有不同之处吧!另外,此亭也称做”越观亭”传说在上面可以看到古越国,天气晴好的时候还能看到济南的百家灯火,因此又有望府山的称呼了.我曾经有一次登上它,观看月亮,很不幸的是,赶上了阴天,既没看见与众不同的月亮,也没看到万家灯火的济南府.
好了,大家这边走了,爬上这些台阶后,大家看到的着就是南天门宾馆了,在岱顶也算是比较豪华的宾馆了.现在大家看到的这就是天街坊了,大家不必为这几十个台阶发愁了,因为3000多个台阶大家都爬上来了,又何必为这十余个台阶发愁呢?爬上这几十个台阶后,大家就会发现,之后的路就比较平坦了,所以得名为天街了.天街从这儿一直通到碧霞祠,大家会看到天街的一侧是悬崖峭壁,另一侧则是一些小店,在以前的时候泰山人为了方便过路的游客,拿一些日用品象水果,或者茶水之类的东西来卖,可以说当时的泰山人就有很高的经商头脑了,各个店为了区别自己的店,而当时的农民又不会写字就在门口摆放一些如鹦鹉钟表之类的物品,大家可以看到现在还有一些类似的物品,当然现在的并不是原来的功能了,而仅仅就是摆设的物品.沿着天街往前走大家看到的是有明人题额的生中坊,后来发大水的时候被冲毁了,大家看到的这个是比较新的,是后来重修的.
现在在天街的左侧是一块比较大的石崖,上面有各朝各代的题词,当然也有现代的,现在大家看到的就是中国四丑之一的李鹏的字了,”保护世界遗产泰山”以及时间,据说李鹏以前签名的时候总是只写一个李M,来泰山的时候也不例外,把自己的名字习惯的写成了李M,后来邓奶奶想起来了,又拿回去重新补上了”鸟”字.
大家再往前走,这儿有一块突出的地方,从这儿可以看到泰安的全景,也就是说从泰安城的任何地方都可以看到这,咱们再回过头来,可以看到四个竖排的大字”山高望远”,如果大家从泰安城看,也就是从下往上看,这又是什么呢?它就是”远望高山”了,可以说这四个字是非常有特点的四个字了,既可以从上往下念,又可以从下往上念。
大家现在看到就是青云洞了,顾名思义因冒青烟而得名了.另外,在峰西也有一洞叫做白云洞,当然大家是看不到的,又叫”云窝”,也就是即使是在晴空万里的夏季,白云洞也经常是白云缭绕,且依依不去.洞内有明朝人张明寿与潇湘王允中的题刻”卧云””锁云”两处,可见当时的云就已经很出名了,另外还有清朝光绪皇帝来山东视察时的题联,尽管光绪皇帝在清朝乃至中国历史上都称不上是一位好皇帝,可是他对咱们山东还是蛮关心的.
大家再往左看看这块石刻,许多人都看不懂是什么意思,其实很简单,这是咱们泰山三个字谜的最后一个了,它是由汉字与道符组成的,道符咱们看不懂,但咱们可以看看汉字,也就是中间的那一部分,是什么呢?对了,很简单就是”泰山老姥”为什么在这有这么几个字呢?因为前面就是泰山老母的所在地碧霞祠了.
大家继续往前走,现在看到的就是”泰山–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几个字了,另外在中间大家看到的就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标志了,但是这个标志与咱们泰山有很大的联系,中间是一个圆形的标志,外面是一个方形的标志,分别代表的就是天和地了,同时这两个图形又连在一起,在咱们泰山上的理解就是天人合一.而在这儿则是合影留念的最佳地方了,首先在咱们中国有这双遗产称号的只有四处,全世界也只有22处,是非常珍贵的遗产了,另外在下面还有许多台阶,大家刚好可以站在上面了.
左面的台阶通到的是孔子庙明嘉庆年间建,后来重修好多次,内供奉孔子铜像及四个配像,乾隆年间改建于旧址之南.咱们现在看到的是建国之后重建的,在中间的有”望吴胜迹”石坊一处,在孔子庙西处有孔子崖,据《孔子家语》记载,颜渊与孔子登崖望吴,孔子见吴国都城门外有一匹白马,便问颜渊吴国门外为何物,颜渊回答曰”白练”孔子笑而不答,经查,果真是白马,以后此崖就命名为孔子崖.
咱们继续往前走,接下来大家可以看到又有许多台阶了,但大家在爬之前要整理一下衣襟,因为爬上去之后就是碧霞元君祠了,泰山老母就在这里面.接下来让我们一鼓作气,爬上去吧!现在是它的西神门,进了西神门就是碧霞祠了。碧霞祠是碧霞元君的上庙,宋朝时候初建,后来又多次修复.既然是碧霞元君的上庙,里面供奉的当然就是碧霞元君了,而当地人都亲切的称之为泰山老母了。有的游客可能会问,主管泰山的为什么是一位女神呢?关于这个问题有两种解释方法,首先给大家讲一下神话传说,传说当时黄飞虎和他的妹妹同时看中了这块宝地,就到大王那儿去要泰山这块宝地,由于当时的大王也看中了这块宝地,但又不好拒绝,一位是自己心爱的大臣,一位是自己心爱的王妃,于是就想了一个方法,让他们爬山,谁先爬到顶谁就主管泰山,妹妹自知自己的实力不行,就在前天晚上,先乘云来到泰山顶,把自己的一只绣花鞋放在树底下,到第二天爬山的时候,她不急不慢的爬了上来,等她上来的时候她哥哥黄飞虎早就爬上来了,可是他的妹妹却说,我早就上来了,只不过看到你还没有来,我又下去看了看,不信的话,你可以看看那棵树底下,还有我的绣花鞋,黄飞虎去一看果然有一双鞋,虽然他知道是他妹妹使了奸计,但也无可奈何。于是他这时就说了,看在咱们兄妹的情分上,你主管山上,我管山下怎么样?他妹妹问怎么分呢?他哥哥就说,你拿这双鞋扔下去,扔到哪,你就管到哪儿。于是他妹妹一扔,扔了很近的距离,所以主管泰山顶的是女神,而在岱庙中的就是真正的东岳泰山神了。另一种说法就是史迹记载了,据说秦始皇来爬山的时候,原东岳庙已经被毁,原来门口有金童玉女,而当时仅剩下玉女了,所以秦始皇就误以为主管泰山的是女的,所以以后就建了这座碧霞元君祠了。这个是泰山上唯一的需要另外拿门票的地方了,每位5元,大家感兴趣的可以进去看看,这个是二进院落,正殿五间,东西配殿各有三间,里面除了泰山老母,还有明眼娘娘和送子娘娘,因为以前人经常得白内障之类的病,所以就来到这来祈求平安,为了能够子孙满堂,所以就到送子娘娘这儿来求子。大家可以看到正殿的瓦是铁作成的,配殿是铜作的,为什么要用这么贵的东西做呢?大家都知道泰山顶经常刮风下雨,如果用普通的瓦,就很容易被吹走,所以用了比较沉的铁和铜,但是由于风吹日晒和雨淋,这些铁和铜也就被氧化了,正殿的铁被氧化后成了红色,而配殿的铜氧化后就成了现在看到的绿色了。而在旁边的这个就是泰山道教研究所了,这些瓦之所以没有被用铁和铜可能是因为档次不够吧!
出了东神门之后,咱们沿着向北的这些台阶往上走看到的这个石壁如削的,就是大观峰了,大家可以看到的最耀眼的这是唐玄宗于开元十四年御书《纪泰山铭》因为碑刻体伟副巨,洋洋大观而得名为大观峰。在大观峰下面有三部分组成,分别是唐摩崖清摩崖和宋摩崖。《纪泰山铭》就是俗称的唐摩崖,高13.3米,宽5.7米,上面额款加序言总共1008字,所以又俗称为“千字文”,碑体通篇用的是唐八分隶书,在唐玄宗之前的皇帝,他们的想法都只是写在纸上,然后一层层的包好藏在泰山顶的树底下埋起来,而唐玄宗则是第一位正大光明的公布自己想法的皇帝,因为他所想的与其他的皇帝是不同的,其他的是希望自己的江山永固,子孙满堂,而唐玄宗则是希望百姓安居乐业,天下太平,所以他正大光明的写在泰山顶。在唐摩崖的西侧是清摩崖,有康熙的“云峰”二字和乾隆的两首诗,大家都知道康熙不经常写字留念,而乾隆则经常写诗,所以康熙的两个字就很珍贵,而乾隆的诗就不值钱了,可一说康熙的字是一字千金,而乾隆的字则是千斤,不过这个是指他写的字总共有一千斤重。在最东面的那就是宋摩崖了,由于宋高宗是个昏君,所以选址也不会选,地方那么偏,一般人来时是看不见的。另外还有许多不知名的人留下了一些题词,由于这是皇帝的专区,所以这些人也没有留名,至今还不知道是谁写的。
在这前面是原来的东岳庙,由于毁坏了,现在重新建造的就是碧霞元君祠了,始建年代无考,后来重修好多次,在民国年间被毁。
之后就是青帝宫了,可以从门口过去,直接上山,有山门大殿和东西配殿组成,也是在民国时期毁坏的,所以上面写的是叱修青帝宫,意思是皇上派人修的宫。后半部分改建为神憩宾馆,它是一家三星级的宾馆,在五岳的顶,这是唯一的一家三星级的宾馆,再里面有两间绿色房间,就是从里面的任何角度都能看到日出。咱们的江总书记来泰山时就住在这里面的。
继续往上走,会有最后一段台阶了,在次段路的两侧有石刻近五十处,因岩就石,不拘一格,成就了“儿孙罗列”的石刻组群。在其中有“五岳独尊”傲然独立,颇有“擎天捧日”之势,它是山东巡抚来泰山时留下的,巍峨气势,是泰岱的代表景观之一。在咱们的新版五元人民币上,大家可以看到泰山的几处出名景点,其中就有“五岳独尊”。在两侧还有“昂头天外”“雄峙shi天东”“拔地通天”等碑刻。
在这有一块无字碑,因为上面没有一个字,所以现在我们还不确定他的准确的年代,所以很多学者都对其进行推测,明朝时候的张铨就推测是秦始皇,他认为古有“秦始皇的碑–一字不錾zan”的说法;而郭沫若老先生则认为是汉武帝于110年东封泰山时立的。今天我们也通常认为是汉武帝立的。那为什么立一块无字碑呢?因为汉武帝认为自己当时自己的功劳已经很大了,已经不能再用文字来表示了,所以就没有任何字。大家会发现这块与别的是不同的,在这块上面有个帽,当是建好的时候是没有的,那为什么又加上了呢?因为汉武帝认为自己的功劳已经很大了,比泰山还要高,所以又加上了这块帽就比泰山还高了。
在上面的庙就是玉皇庙了,即古太清宫,始建年代无考,咱们看到的是1993年重修的,正殿是玉皇大帝的铜像,是由明代所铸,而东西各有配房,东为观日亭,西为望河亭。这就是泰山极顶玉皇顶的基本情况了,以前叫太平顶,也叫天柱峰,它是泰山的最高峰,海拔是1545米,说到了最高峰,可是很多的游客都没有到达最高点,泰山的最高点是玉皇顶的极顶石,而这块石头也正是泰山的最高点,所以是非常珍贵的,泰山管委为了保护它,已经用栅栏围了起来,所以游客是不能靠近的,大家也只能远观而不能近触了。
大家往东看,那个就是与月观峰遥遥相对的日观峰了,那块很大的石头就是拱北石了,因为它是正朝北的,所以得此名,又名探海石,“探海观日”已经成为泰山最典型的徽标性景观。在南面的是瞻鲁台,传说孔子在此瞻望鲁国故都。大家可以自由看一看,一小时之后咱们在南天门上面的观景台集合。
好了,今天的泰山游,到此也就全部结束了,很高兴能与大家一起度过今天美好的时光,现在咱们先做索道,然后坐汽车下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