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临沂临沭县大兴镇古龙岗东南8公里苏鲁交界处,有一座拔地而起巍然屹立的山峰——羽山。羽山东西长约3公里,南北宽1.5公里,背倚齐鲁、襟怀吴楚,是一座名垂青史的千古名山。相传,大禹的父亲鲧因治水无方被舜赐死于此,禹在此出生。
考证>>此羽山非“禹山”
羽山像个笔架子竖在大地之上,爬到羽山上,往南看,是淮海大平原;朝北瞧,是起伏连绵的沂蒙山;西面是一溜马陵山。相传,大禹治水就是从这里开的头。为治水,他三过家门而不入,终于把洪水治服。
羽山为什么称其为“羽山”,而并非有些人主观臆料的“禹山”呢?
古时候羽山的地方野雉(就是野鸡)比较多,现在羽山也还有野鸡。《禹贡》 载:“海岱及淮惟徐州……蒙羽起艺……羽畎(音劝,山谷通水的地方)夏狄。”“羽畎,羽山之谷也。夏狄,狄雉之羽,可为旌旄者也,羽山之谷出焉。”上古时候,王者要羽山人民进贡五色土和美丽的野鸡翎,因此处野鸡较多,故取翎字,名羽山。
另据湖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副所长何光岳著《东夷源流史》载:“羽民为东夷鸟族的一支。”也就是说,此处为古人类羽民的居住地,故此成为羽山,羽山以羽民所居而得名。”
传说>>大山神泉直通海边
《 左传》 云:“ 舜殛鲧 于羽山,其神化为黄熊(传说为一种三脚鳖)入羽渊”。羽渊即此泉,亦名殉职鲧泉,又名“羽泉”。每遇阴雨天气,泉水便腥不可闻。
民间有传,古时候,一位挑夫路过羽山,见风景优美,便上山游览,看到山顶祭殛泉中不断冒出热气腾腾的水,感到很奇怪,他用扁担插入泉中,想试试究竟有多深,一不留神,扁担掉进泉眼中,怎么也找不到,最后挑夫只好折了根树枝作扁担赶路。几个月之后的一天,这位挑夫来到海边,在海滩上无意间发现了一根扁担,竟是几个月前掉进殛泉眼中的那根扁担。
遗憾的是1958年大跃进时期,李堰公社一名姓李的生产助理,异想天开地要引羽山的水灌溉农田,结果派人用炸药轰炸殛鲧泉,由于地质构造被破坏,再也没有泉水流出来了。
羽山有块“三缝石”,高约10米,石上有3道整齐的劈缝,相传杀鲧之前的试剑石。行刑者在杀鲧之前用剑在这块石头上连劈三下,留下这三条石缝。
探访>>尚待开发的处女地
羽山以高大、遍布 奇石为主要特色。北坡有“三逢石”、“出云洞”等名胜古迹。另有一片宽数百米的巨岩屹立,称为“大滑岩”,还有“凤凰石”、“大猴头”。
羽山,以别致的神韵告诉人们一段历史,滚滚江水,古人以独特的治水方式保一方百姓安居乐业。山中的古松无不蓊郁苍翠,铁虬枝,各尽其态,表现出鲜明的个性和独特的风采。昭示一个古老民族留给后人的一笔笔财富。
一块块奇石静卧山中,展现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之妙,令人叹为观止。留给人们的是无限遐想的空间。凌乱的山花,错落有致,把大山装点的如柔情女孩,散发出淡淡的清香。
站在群峰之上驻足深思,羽山虽没有大海的壮观,没有泰山的雄伟,但却凝聚着厚重的历史内涵,走进羽山如读一本史记,山中的一草一木都是活生生的生命。
历史的尘埃淹没了远古走向文明的足迹,浩繁的典籍中留下一些难以真切辨认的史影。羽山,尚待开发的处女地。
相关链接
《史记》 记载:“殛鲧于羽山,以变东夷”。殛(音jí)鲧(音gǔn),汉语大词典中注释:殛,形声从“歹”,表示与死亡有关,本义:诛,杀死;禹之父曰鲧。“殛鲧之地”即为鲧被杀死的地方。
传说尧舜统治时期,天下洪水为害,尧命有崇氏首领鲧治水。鲧用堵塞的方法,结果失败,被舜杀死于羽山。舜又命鲧之子禹治水,禹接受了父亲失败的教训,改用疏导的方法,终于治平了洪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