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说,968年端午节午时,穆桂英和丈夫杨宗保在公爹杨继业的带领下,由东京汴梁(今河南省开封市),前去鲁国肥子园(今泰安肥城市)出征,路过山阳郡阳山(即今金乡县羊山)时,在此宿营扎住数日,发现这里有一块放鹤田,由于仙鹤到当时的阳山(羊山)羊腰部位南山坡上去争吃山羊吃的草,当时百姓叫苦不堪。穆桂英知道这个事情后,亲自察看地形,把手中的剑往天地间划了一个圈,划定了草的范围,从此鹤吃白水荡里的草和鱼虾,再不到圈内去争食羊吃的草,山羊长得膘肥体壮,百姓欢喜不已。为防止仙鹤再与山羊争草吃,杨继业出资买来石灰,请来画师名家,在穆桂英用剑画的那个圈的中心,捏制了一组三只白山羊,正面朝南,中间一只偏高,两侧的各矮一些,其主要作用是显示出羊的雄健魅力,让来偷吃草的仙鹤看到羊的身影便飞天逃走,有效保护羊的食草资源。其寓意是用三只“羊”象征着杨氏家族在此驻扎期间为民办的一件大好事,再者就是形象的一个“山”字。从此这地方就有了“羊山山羊”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