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东夷文化繁盛之地的“考古发现与文献”双证
年度归档: 2021 年
邹鲁文化座谈会是邹鲁文化城市间交流合作、学习借鉴的重要桥梁和纽带,通过探讨邹鲁文化的时代价值与当代转化,对邹鲁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尼山是至圣先师孔子的诞生地,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样地。尼山圣景的运营和尼山世界儒学中心的成立,让世人再次关注东方圣城,聚焦尼山。可多数国人不知,尼山曾经是邹城市的辖区。
孟广均,字京华,又字胥霑,号雨山,又号铁樵,别号金石花竹主人,亚圣孟子第七十代嫡长孙;马星翼,鱼台县人,后随父移居邹县,经学家、金石学家、诗人,著有《东泉诗话》《续诗话》《东泉文集》《东泉诗草》等
《孔子圣迹图》之删述六经局部 在中华文明乃至世界文明的广阔舞台上,中华礼乐文明就像一棵永不凋零的大树,一丛常开不败的花簇。它是以孔子学说为代表的儒家文化的精神要义所在,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荦荦大端。我们今天弘扬传统文化,就要正确认识和解读中
以“天”“道”为宇宙运行的根本,确立人在天地之间的存在意义和价值
制度与时偕宜,道统万古不易。比较而言,儒家政治在任何时代都是最好的,中华文明长传不灭,中华民族长盛不衰,就是拜儒家所赐。
含“儒学”“孔子”“儒家”“孔学”“孔孟”“孟子”“颜子”“曾子”五等最能代表儒学之字眼的儒学社团同宗孔孟,同植纲常。
孔德懋三岁时,父亲、七十六代衍圣公孔令贻病逝于北京,不久,等遗腹子孔德成生下,便是生身母亲的惨死。后来大姐德齐出嫁,十三岁时陶氏去世,偌大的孔府,就只剩下了自己与小弟德成。
孔垂长致唁函哀悼:八千里地山河,闕里重如今,遊子未忘桑梓念;七十年來家國,彝倫終可敘,重逢再聽女嬃言。孔德懋女士1917年农历9月15日生于山东曲阜孔府,1934年移居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