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孟之乡网消息 据联合早报网援引台湾自由时报报道,中国国际影响力与日俱增,让邻国日本感到戒慎恐惧,「读卖新闻」之前在系列报导中,探讨了中国输出的软实力,尤其是「孔子学院」,其目的除了加强文化等领域影响力外,还希望藉此淡化外界对于中共的独裁批判。
利用全球中文热进行统战
目前旅居海外的华人约达四千万人,分布于一百七十个国家与区域。读卖的分析报导指出,中国当局非常重视海外华人势力对祖国的政经贡献,积极摸索双方合作模式。另一方面,中国也藉由各种媒体资源大打国际宣传战,同时广设「孔子学院」,强化文化影响力。即便有专家质疑中国此举难脱政治目的,但在强大经济实力支撑下,全球中文热可谓方兴未艾。
在中国企业积极投资的西非产油国,中国经济影响力提升当地华人地位,而拥有强烈爱国情操的华人也成为中国进驻的最佳基础。这种互利共生的模式近几年来俨然成形。而在排华暴动迭起的印尼,也可窥见华人势力抬头的变化。中国企业联合当地华人势力积极进驻,印尼中国企业的数量已成长至十年前的十六倍以上,达到约八百家。
美国由华裔菁英组成的中美交流促进团体「百人会」(Committee of 100)同样大放异彩。该会成员包括美国首位华裔州长骆家辉、建筑师贝聿铭以及雅虎网站创办人杨致远等人,该会曾于二○○五年反对日本加入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八年则支持美国前总统布希出席北京奥运。中国领导阶层也以会见该会代表等方式,亟欲拉拢亲中的海外华人。
在此同时,中国也倾力输出中国文化。例如,主要设于大学推广中文的「孔子学院」,自二○○四年在首尔开张后,短短五年间已达五百五十四所。「孔子学院」是中国强化软实力的重要一环,主要目的就是加强文化、资讯以及教育等领域影响力,藉此淡化外界对于共产党的独裁批判。
美名校拒绝孔子学院进驻
报导指出,中国当局与海外华人势力的结合犹如一把双面刃,双方的共鸣相对地也会刺激关系各国萌生警戒,因此也可能成为中国与各国摩擦的新火种。而美国议会谘询机关,去年也曾针对中国一连串的文化输出行动提出警告,表示:「这是中国政府的宣传活动。」
即便「孔子学院」在全球中文热潮中,越来越受到注目。不过,也有如美国东部名校宾州大学等学府,以「中国的政治意图不明」为由,拒绝「孔子学院」进驻。南加州大学东亚研究中心主任骆恩典对此批判:「这是中国为转移政治问题的焦点,让外界专注于礼赞中国文化的长期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