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茫茫宇笛中,之于地球,之于人类,之于万物,什么能超过太阳的光辉,怕没有。没有了太阳,没有了光辉,没有了热量,没有了能源,没有了光合作用,地球若存在,人类,万物,就无法存在。恐龙的灭绝就是例证。
说与日月同辉,说超过日月,超过太阳的光辉,是说它对人类太重要了。舍此,就昏天黑地。并不是说,人类,万物,舍太阳光辉而可生存。这只是一种比喻,太阳的光辉,太阳的伟大,还不足以与之相比肩。你是元,你是第一,我是超元,超第一。
在几千年的人类文明史中,能与日月同辉的,说你是太阳,说你日月经天,说你滋养了万物,恩泽了黎民百姓,并不多。怕只有两个,或两种两类,一个是皇上,一个是知识。一个是虚的,一个是实的。
皇上,天子,人类曾经的统治者,号称天地的化身,天之骄子,替天行道,替天管理黎民百姓,如日月经天,恩泽万物,说穿了,那是自个儿说的。目的为了皇位的名正言顺,不是我要做皇上,而是天地要我管万物,要百姓做顺民,像秦始皇说的,我是始皇帝,秦家皇位世世代代坐下去。说皇帝是日月,与日月同辉,还只是说像,还不是日月,还不是天地,对天对地还要跪还要拜,每年还要圣躬亲自祭天祭地,土地老爷官虽小还有庙,皇帝在天地在日月面前,还算谦恭,没有说皇恩超过日月的光辉。当然,不是不想,而是不敢。
真正敢说与日月同辉的,得到世人、历史认可的,怕只有知识。在中国,在二三千年历史中,与日月并起并坐的,就只有至圣先师孔子。发明者、加封者,有说是杜甫,有说是儒家大师朱熹。朱熹在他的《朱子语类》中确实说过,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朱熹还说过,这不是他的发明,有个叫唐子西的曾经在一邮亭梁上见到这句话。就是说,在朱熹之前,就有孔子与日月同辉的说法了。不管发明者是谁,朱熹还是赞同的。今天凤凰网在首页也打出了这个横幅。秋末以为,说孔子与日月同辉,不是孔子这个大师,是他的知识,说孔子的学说伟大。―孔子是否配得上,那是另一回事。
世界也是这样,在不同的人群中,给人类以极大光明的,可以有一批,从耶稣、释迦牟尼、穆罕默德,到马克思、康德、牛顿、爱因斯坦……,他们的辉煌,真正能与日月同辉,光焰万丈的,也只有知识,只有学说,扩大一点,就是发明创造。知识让黑夜如同白昼,让思维穿过宇宙,让人类懂得从什么地方来到什么地方去,人类的希望在那里。太阳是光辉,知识是光明。
公平与正义,比太阳还要光辉,一语惊华夏,震世界。这个相比表明,之于人类,之于我们这个社会,公平与正义,比什么都重要,人类是多么看重多么需要公平与正义。一部人类文明史,就是发展史,就是公平正义史。“帝王将相宁有种乎”,二千年前农民的呼唤。耕者有其田,最基本的公平。从鸦片战争到列强滚出中国,近代史就是正义史。最恰当的一比,为中华民族站立起来,为炎王子孙能公正立于世,为之奋斗的英烈,与日月同辉。世代敬仰,浩气长存,光辉超过日月。
太阳的光辉是自然的,人类的光辉在道义。在道义形成的规则、制度、人心,由道义形成的和谐与尊严。而公平正义正是道义的核心,一切的美好都植根于公平与正义。我们有了大体的公平,以正义为本,以正义立世。但就在我们自己家里,不公平的,很不公平的,还张眼就见;走出家门,不正义的,强行霸道的,天天见得到。世界不太平,一在发展不平衡,二在相处不公平,缺少正义。公平与正义,正是我们天天孜孜以求的,正是明天的希望,能普照全人类的光明。
公平与正义,写在了我们的旗帜上。旗帜并不等于现实,并不等于一说而就,四个字奋斗了几千年,多少幕的可歌可泣,还需要不止不歇,奋斗下去。世上没有绝对公平,也不可能没有邪恶,完全可以更公平一点,让正义主宰世界。相信我们的脚步正走在求取更多公平与正义的大路上。因为这也是人心所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