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跨越发展的济宁,赋予全市新闻宣传工作丰满厚重的报道主题和创新发展的活力激情。全市新闻宣传工作按照高举旗帜、围绕大局、服务人民、改革创新的总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扣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出色完成了经济宣传、重大活动宣传、对上新闻宣传、民生问题和社会热点问题宣传,营造起促进济宁市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强大舆论力量,高唱起讴歌时代的主旋律。
服务中心工作营造强势舆论
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除了政治、经济和社会建设的常态化工作之外,一个阶段有一个阶段的特色和重点。新闻宣传工作就要围绕这些中心和重点,紧跟部署,精心组织重点工作的宣传策划报道。以起到鼓舞干劲,凝心聚力,推动发展的作用。
根据市委市政府总体工作部署,先后打响了应对金融危机、加快经济战略转型、深化三学三创转变干部作风、促进就业再就业、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重点工程项目大会战、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全国书博会曲阜分会场、太白楼重建、文化产业建设、北湖生态新城建设、防控手足口病和甲型H1N1流感、国际孔子文化节、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第十一届全运会济宁赛区赛事等17个大型宣传战役。对于这些重头戏的宣传,突出大策划、大手笔、大合唱,全年宣传报道轰轰烈烈、高潮迭起、声势浩大。大策划:围绕活动主题及时研究制定详细宣传报道方案,采取评论、图片、消息、通讯、综述、访谈等多种形式,着力深化宣传效果;大手笔:针对重点工作、重大主题、重大活动的宣传,联合省市新闻力量,成立精干的报道组联合采访、联合攻关、联合报道;大合唱:整合各类宣传资源,在重要版面、黄金时段,推出整版报道、系列报道、跟踪报道,浓墨重彩地进行宣传,形成报台联动、报网结合、网台互动的工作合力。先后召开新闻例会25次,联合采访20次,制定各类新闻宣传方案36个,编发《新闻要讯》44期,有力地配合了市里中心工作的开展。十一运济宁赛区赛事的宣传,据不完全统计,全运期间市内发稿(图)达3780多篇,对上对外发稿2000多篇,在中央台(1套、4套、5套、7套)直播或录播9场,形成了全运宣传的立体效应。
市直新闻媒体配合“解放思想转变作风”,“实施更加积极就业政策宣传月”,“全市重点工程集中会战攻坚行动”,“孔子文化节”,“新中国成立60周年”和“北湖生态新城建设”等全市重点工程辟出专门版面及时深入报道,鼓舞士气,凝聚人心。
突出实践特色 注重典型引路
过去的一年,大事多,任务重,要求高。在这些繁重的工作中,扎实做好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新闻宣传,无疑是新闻宣传工作的重中之重。
工作中,紧紧围绕我市各级各部门在学习实践活动中突出实践特色、解决突出问题、创新体制机制、促进科学发展的经验做法,整合资源,精心策划,对学习实践活动进行多角度、全方位、深层次的宣传报道,形成了学习实践活动的舆论强势。市内新闻媒体播发学习实践活动各类新闻报道830余篇,宣传先进典型180余个;在中央、省主要新闻媒体宣传我市典型11个,数量居全省前列,中央18家主流媒体和省8家新闻媒体对我市“学习实践活动坚持以民为先,开门抓作风,开门搞活动”和深入开展“城乡联建创五好”、构建城乡统筹党建新格局的典型经验进行了集中报道。在全国全省引起了强烈反响。曲阜市、汶上县、兖矿集团、曲阜师范大学在学习实践活动中的经验做法先后在省新闻媒体进行了集中宣传。得到中央文明办专职副主任王世明同志高度评价的我市“诵中华经典”活动经验,也在《光明日报》和我省主要新闻媒体进行了宣传报道。
坚持“三个一批”工作模式,我市入围全国、全省典型宣传的数量、质量明显提升。泗水县国税局城区分局局长仲继刚、山东如意科技集团两个先进典型在全国推出,汶上县山东新风光电子公司总工程师刘瑞来和仲继刚、山东如意科技集团被确定为全省重大典型,在中央、省主要新闻媒体进行了集中宣传。市委主要领导对典型宣传工作作出专门批示,给予充分肯定。尤其是如意集团“如意纺”科技创新成果问世以来,成功运作中央级高层次新闻媒体搞好宣传报道,取得了丰硕成果。新华社编发《国内动态清样》得到国务院副总理张德江批示,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先后两次播发了相关报道,CCTV-2《对话》栏目作了专题采访报道,如意股票连续数天涨停,并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填补建国以来纺织行业空白。我市大力度转变干部作风建设的做法,特别是评“十佳十差”干部的做法一经报道,立即引起省内外媒体高度关注,中纪委副书记张毅、李玉赋和省委书记姜异康、省长姜大明同志先后作出重要批示。仲继刚的事迹在新华社内参、人民日报等中央级新闻媒体分别作了报道,也得到中央省领导高度关注,作为全省重要典型宣传推出,并在全省17地市作巡回报告。同时,在全市组织开展了“解放思想转变作风跨越发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等先进典型集中宣传活动,推出了“科技创新能手”李瑞来、山东如意科技集团等20多个先进典型。
攻坚对上报道 传扬济宁美名
对上新闻报道,关乎一个地方的形象树立和知名度的提高,更关乎这个地方经济政治和社会建设各个层面工作经验的推介和成就的展示,这是党的新闻宣传工作所赋予的责任和义务。
从去年初开始,我市倾力做好对上新闻宣传工作,按照“发稿数量大跃升,大台大报求突破”的目标要求,加大在中央、省新闻媒体宣传济宁的力度,对上新闻宣传实现历史性突破。全年实现对上发稿9300篇,全面超额完成了年初既定的目标任务,实现了 “五个一”突破,即:在省级以上主流新闻媒体头条稿件历史第一;在中央和省 《新闻联播》发稿数量居全省第一;在中央权威级媒体 《人民日报》发稿数量位居全省第一; 《新闻和报纸摘要》头条发稿实现历史突破;经济日报推出 “科学发展看济宁”3篇系列报道属全省唯一,对上报道数量和质量的极大提升,向外界进一步宣传了济宁、推介了济宁,提高了对外知名度和影响力,为我市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打造区域发展新高地提供了良好的外部舆论环境和强有力的舆论支持。大众日报、山东卫视 《新闻联播》等刊发 “济宁高新区崛起科技新城”的报道后,立即引起台联电集团的高度关注,为这一项目最终落户济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经济日报 “科学发展看济宁:迈上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之路”,中央电台 《新闻和报纸摘要》“煤炭大市‘望煤止渴’,济宁市赢得可持续发展”,光明日报“让传统文化活起来”,大众日报“济宁为创业者送改革大礼包”,省电台“济宁市全力打造区域发展新高地,成为山东重要的经济增长极”,省电视台“济宁:56个市直部门‘一把手’公开承诺”,农村大众“风清气正万象新”等头版头条稿件,深入宣传总结了我市重点工作方面的创新做法和经验成果,浓墨重彩地宣传了我市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的喜人局面,为确保全市“三保三促和一个高于目标”的实现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和舆论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