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孟之乡讯 清明时节尊祭先祖,家国文化绵延千年。4月4日上午,第27届“洪洞大槐树文化节寻根祭祖大典”在洪洞大槐树景区万人祭祖广场隆重举行。来自全国18个省、市、区的大槐树移民后裔代表及社会各界人士,共计一万余人齐聚一堂,共同祭奠大槐树移民先祖。
上午9时许,寻根祭祖大典在阵阵礼炮声中拉开了帷幕。本次大典以“清明大槐树、百姓共寻根”为主题,共分为“百姓归源、中华共祭、家国同梦”三个篇章。大典严格遵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大槐树祭祖习俗”,依次进行“恭迎汾河水、舜王土”“恭请大槐树移民先祖升位”“鸣炮、启门”“敬献三牲”“敬献五谷”“敬献肴馔”“敬献鲜果”“敬献厚土”“敬香达神”“奠酒献礼”“敬献花篮”“恭诵祭文”“鞠躬辞神”“敬献乐舞祭”等传统议程。全国各地前来寻根问祖的大槐树移民后裔们,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参拜祭奠,虔诚而庄重。其中,“敬献乐舞祭”的环节,更是通过歌祭、鼓祭、舞祭三种方式将广大古槐移民后裔崇宗尊祖、心连家国的心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今年寻根祭祖大典的最大亮点是敬献乐舞中的“槐乡颂舞”,64名舞蹈演员再现“大槐树移民”场景,用优美的舞蹈展现春夏秋冬、四季交融,形象生动的再现了先祖被迫移民远赴他乡的悲壮情景,使人身临其境、感同身受,将整场祭祖大典推向了高潮。
现场,来自山东的100位谭氏移民后裔,9代人同堂,回到老家大槐树下寻根问祖,并将谭氏家谱无偿捐赠给了大槐树景区。“我太爷爷就告诉我,我家是大槐树下的移民,这次回来祭祖,终于到了老祖先曾经生活过的地方!”来自河北张家口市的董汝河老人参加完大典仪式后,激动地对记者说。
600年前,明朝政府先后数次从山西的平阳、潞州、泽州、汾州等地,经洪洞县的大槐树处,迁往全国各地的移民曾达百万人之多,其时间之长、规模之大、影响之深,不仅在中国历史上是空前的,而且在世界移民史上也是罕见的。这对于当时的明王朝以及后来的社会发展,都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问我祖先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现在的洪洞大槐树成为闻名海内外的明代迁民遗址,是千百万大槐树移民后裔“根”的所在,是移民后裔共同的老家。
一直以来,为了圆移民后裔们的共同心愿,洪洞县从1991年开始,根系大槐,祖祭千秋,连续举办了二十七届大槐树文化节寻根祭祖大典。现如今,“大槐树”已成为了传承、保护和发扬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大槐树祭祖习俗”的一块金字招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