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朝时,有一位闻名的孝子,姓董名永。他家里非常贫困,年少丧母,与父亲相依为命,靠耕田做佣工养家。父亲体弱多病,董永多方求医。父亲去世后,董永无钱办丧事,只好以身作价向财主贷款,埋葬父亲。丧事办完后,董永便去财主家做工还钱,在半路上的一棵大槐树下,遇一美貌女子。她拦住董永,要嫁给董永为妻。董永想起自己家贫如洗,还欠地主的钱,死活不答应。那女子左拦右阻,说她不爱钱财,只爱他人品好。董永无奈,只好带她去财主家帮忙。那女子心灵手巧,织布如飞。她昼夜不停地干活,仅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就织好了三百匹的重绢,还清了债务,为董永赎身回家。在他们回家的路上,走到那棵槐树下时,那个女子向董永辞行道:“我是天上的织女,你的孝行感动了天帝,是天帝叫我来帮助你的。”说完话,她就腾空而去了。相传该女子是天上的七仙女。因为董永心地善良,七仙女被他的孝心所感动,遂下凡帮助他。
有诗颂曰:葬父将身卖,仙姬陌上迎。织缣偿债主,孝感动天庭。
历史上,董永确有其人。据《汉书》记载,董永系“高昌侯” 董忠之曾孙。当年,董忠的儿子董宏、孙子董武相继为侯。西汉哀帝元寿元年(公元前2年),因为董武的父亲董宏行为奸佞邪恶,朝廷剥夺董武父子爵位。27年之后,东汉光武帝建武二年(公元26年),董武之子董永又被朝廷再度封为高昌侯。
董永的祖籍到底何处?山东、江苏、湖北等地一直争相不下。湖北孝感,因董永行孝感天而得名,是全国惟一一个以孝命名,又以孝传名的城市。江苏丹阳,从清代就把董永和七仙女的故事写进《丹阳县志》,黄梅戏《天仙配》也为这一传说源自丹阳提供了佐证:董永在登场亮相时唱道,家住丹阳姓董名永……据史书记载,董永原本是山东千乘人(今山东博兴县陈户镇人)。东汉末年,地方割据,盗贼四起,董永看到山东不太平,就带着年迈的父亲,到湖北德安(今湖北孝感)避难。可见,卖身葬父一事,可能发生在湖北孝感。而董永卖身葬父、天赐良缘的故事确是流传甚广。
董永卖身葬父孝感天地,是中国人都知道的故事,代代相传,激励后世都要讲孝道、践孝行,要尊老、敬老、孝老。黄梅戏《天仙配》更是把这一孝行传往世界各地,弘扬孝道,教育世人。据说,湖北孝感县就是董永与仙女相见和分别之处,市名“孝感”即由此而来。无论唱不尽的名曲,还是用作地名,都是孝的赞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