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用了65天,途经11个省市,行程1.4万余公里,重走了一遍孔子周游列国之路。几年间,他的“朝圣之旅——沿着孔子的足迹”主题讲座及摄影展先后在哈尔滨、无锡、香港和曲阜等地引发反响如潮。如今,黑龙江省著名文化学者梅庆吉先生和他的“朝圣之旅”已经成为一种持续发酵的文化现象,他重新引发了古往今来存在于国人心中的那份梦想——沿着孔子的足迹,追寻儒家精神!
苏、河南、山西、湖北、安徽等11个省,按照事先梳理出孔子周游列国的路线,穿越了90座城市和114个村庄,攀登了30余座大小山峰,行程一万多公里,拍摄了1.4万余张照片。
“我们基本走遍了文献上记载的孔子及其弟子的行迹,仿佛加入到当年周游列国的行列之中,好像先师就坐在我们面前讲学、弹琴……”一路上,梅庆吉切身感受到了一个鲜活真实的孔子,感受到圣哲一生的坎坷、曲折与艰难,也领悟到他的执着、不屈与伟大人格。
当年9月24日,梅庆吉一行带着沉甸甸的收获回到哈尔滨。随后,哈尔滨、曲阜、香港展出了先生旅途中拍摄的照片,游记《跟着孔子去旅行》在文化圈引发热议。
此行收获更多的是人文思考!朝圣之旅一路走来,学者梅庆吉发现,历史有记载的孔子行走路线图还有些疏漏和不实之处,需重新商榷。“比如,通过实地考察对比,发现《论语》中部分语录产生的背景与环境与现在通行的《论语》注释中存在不少表述不清的地方。”
“根据掌握的资料分析,孔子应该到过江苏四次,他28岁到过连云港,53至54岁之间到过赣榆,56至57岁之间到过徐州,60多岁到过苏州。且有史载吴王夫差还曾见过孔子,就此推断夫子也来过无锡。”应邀在无锡讲座,梅庆吉先生表述研究心得,孔子十分推崇泰伯的为人,《论语》第八篇《泰伯》就是力证。他推断,孔子喜欢行教,《泰伯》篇是否诞生在无锡,仍需进一步考证。讲座结束后,先生赶往江阴,目的是探寻季札墓上是否有当地县志上记载的孔子亲笔题写的十个字。
夫子曰:“任重而道远。” 风餐露宿,周游列国,不知老之将至的孔子为推行仁礼终其一生!日前,已过花甲之年的梅庆吉先生带着思考和探求,完成了第二次“朝圣之旅”。“这条路没有尽头,我打算一直走下去,利用获得的第一手材料,图文并茂地重新译注《论语》,是我最大的心愿。”先生说。
甲午岁末,鹤城迎来了梅庆吉先生和他的“朝圣之旅”。北国的凛冽寒风没有阻碍人们热情期盼。12月2日上午8点30分,齐齐哈大学“朝圣之旅——沿着孔子的足迹”主题讲座座无虚席,10时30分的摄影展同样观者如潮、气氛热烈。讲座中,梅庆吉先生广征博引、阐发新思、启迪智慧;影展上,梅先生亲身讲解、循循善诱、儒家风范。
1952年,梅庆吉出生在牡丹江市的一个满族家庭,大学考取哈师大中文系文艺美学专业、获得硕士学位、执掌大学教鞭、专职文学研究,直至编审北方文艺杂志,先生始终和教育创作及学术探索紧紧相连,在“书斋里讨生活”。
一切缘起于1992年间一次短暂的山东曲阜之旅,匆匆拜谒了孔庙、孔林和孔府,意犹未尽的梅庆吉心中萌生了一个想法“如果有时间,一定要把孔子行迹都看一遍,实地感受圣人的思想!”
此后的20年,梅庆吉先生为他心向往之的“朝圣之旅”埋首准备,积蓄力量。作为著名的传统文化学者,他参与整理出版多种古籍并有《中国古典小说论稿》等多本学术专著问世。近年来,先生更致力于孔子思想的研究,“哈尔滨讲坛”之《东方的太阳孔子》和《论语说什么》主题讲座,均受广大听众欢迎。
2012年夏,心无旁骛的梅庆吉先生终于等来圆梦时刻,开启“朝圣之旅”!
先生的“壮举”备受关注。2012年7月20日上午,哈尔滨文庙大成殿前热烈祥和,红柱上悬挂着的“朝圣之旅——梅庆吉沿着孔子的足迹启程仪式”条幅吸引眼球,黑龙江省文史研究馆、黑龙江省民族博物馆、黑龙江省国学教育学会、哈尔滨市文史研究馆的专家学者和知名文艺家共襄盛举,画家唐世和现场赠送一幅《孔子像》,工笔线条栩栩如生,博得一片掌声。
仪式上,梅庆吉发表感言:“孔子所走的路线,不出今天的山东、河南两省。但在当时的情况下,已经是一个了不起的举动。孔子三十岁之前,一直生活在曲阜。34岁入周(洛阳)问礼,35岁出奔齐国(淄博)。直到51岁,孔子才走上仕途,当上了中都宰(其地在今山东汶上县)。51岁任鲁司空,随后升任大司寇,进入鲁国上层。但由于堕三都,触怒了权贵,被迫离开鲁国,开始了14年的周游列国。这期间,孔子到过卫、曹、宋、郑、陈、蔡、楚等国,直到68岁,才又回到鲁国。他的晚年,主要是在删诗书、订礼乐、作春秋、教弟子中度过。”
“孔子曾言:‘今丘也,东西南北之人也。’”梅先生认为,孔子的学说与思想,正是在办学与周游列国的过程中进行传播的,所以,走孔子所走过的路线,正是感受、领会、学习、掌握孔子学说与思想的有效途径。“因此,我经过长时间的准备,决定重走孔子路线,以期复活孔子的生平,感受一个鲜活的孔子。”
两天后的7月22日早5时,天气阴沉,打点行囊、发动汽车,“与老伴挥手告别”,梅庆吉先生一行三人正式踏上“朝圣之旅”。
“从哈尔滨出发,天一直是铅色的,并且蔓延很远,到了辽宁还是这样。在开原一带,遇上了暴雨。快到沈阳的时候,雨停了,可到了锦州,雨下的更大了,就像一盆一盆的水往车窗上泼,能见度很低,车都开着灯,我在心里祈祷孔老夫子保佑我们……”先生的博客生动记录了刚出发时的情形。
“8月27日上午,我们沿晋济高速南行,从晋庙铺出口,前往泽州县晋庙铺镇拦车村,因7岁孩子项橐在此拦孔子车而得名。”庆吉先生博客记述,拦车村在一道山脊之上,走进村里,迎面可见一座比较古老的城门,城楼约有三层楼高,上书“晋南屏翰”4字,城门的左侧有一通石碑,下面有龟驼着,上书“项橐拦车处”5个楷体字。相传春秋时,孔子周游列国宣传仁政,从鲁国来晋,途经星轺驿时,见有顽童以石筑城为戏,不肯让路,其中一个名叫项橐的顽童并以“只闻车让城,岂闻城让车”之说诘难孔子。孔子见项橐虽小却有过人之处,于是躬拜为师,令弟子绕“城”而过。
两个月里,年逾花甲的梅庆吉先生风尘仆仆,经行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天津、山东、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