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孟之乡网综合消息 孔子,这位对中华文明产生了深刻影响的伟大思想家、教育家,今天迎来了他的第2565个生日,各地亦展开一系列的纪念活动。著名文化学者张颐武表示,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中有一整套关于国家、社会合理秩序(建立)的东西,提供思想和精神的资源,对建立价值共识具有高度意义,“华人社会需要凝聚力和认同感,而传统儒家文化在精神升华、人格修养等方面,传统文化仍具有丰富的资源,都是今天社会转型期间所必须的。”
两岸三地纷纷举办纪念活动
孔子是中国春秋时代伟大的思想家。史料记载,祭祀孔子的活动始于孔子去世后的第二年(公元前478年),最初每年只有秋季一次,至东汉时实行春秋两祭制。随着中华文化的传播,祭孔典礼也扩展到各地。今年,一系列纪念活动将在亿万华人生活的地方陆续举行。尤为令人瞩目的是,2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大会并讲话,明确指出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儒家思想,对中华文明产生了深刻影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实,早在9月21日,香港便举行了首届“孔圣诞日”庆祝活动。从今年起,每年9月的第三个星期日都将是孔圣诞日。而在28日当天,香港国际经典文化协会还将与内地相关机构合作在港举办全球华人孔诞纪念典礼,包括向孔子圣像行三鞠躬礼及诵读《论语》经典篇目等活动。
26日,苏州则在千年府学文庙内举办了祭孔大典,百名小学生诵读《论语》。整个祭孔大典包括乐、歌、舞、礼四种形式,庄重典雅,集中体现了儒家的思想文化。
此外,在孔子诞生地——山东曲阜的祭孔大典也在28日举行,孔庙大成殿两侧的观礼台早已搭建完毕,届时,数以千计的祭祀者将同时诵读孔子经典,向这位先贤致以追思之情。

2014第31届国际孔子文化节祭孔大典在孔子故里曲阜孔庙大成殿举行
在海峡的那一端,台湾各地40多座孔庙会循古制举行祭孔典礼。28日当天,孔子第79代嫡长孙孔垂长将担任台北孔庙祭孔典礼主祭官,举行目前台湾保存最完整的“三献古礼”,祭祀程序多达37道,还将表演传统的“八佾舞”。
其中,兴建于1666年的台南孔庙是台湾第一座孔庙,被誉为“全台首学”。台南孔庙每年都因循古礼举办春、秋两次祭孔典礼,其中秋祭尤为隆重。27日,“孔庙文化节”系列活动同步启动,包括展览、讲座、雅乐表演等。
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 北京孔庙举行祭孔大典
9月28日,是孔子诞辰2565周年,上午8时30分,在北京孔庙持敬门前,已排起了百余人的整齐队伍。他们等待的是当天在这里举行的祭祀孔子释典礼,此时,距9时28分释典礼拉开序幕还有近1小时。
9时28分,随着典仪高唱“起户”,钟鼓齐鸣,肃穆的音乐响起,来自社会各界的学者专家、孔子后裔、市民观众等近500人,由国子监持静门缓步进入孔庙祭祀现场。参礼人员行至大成门下,在孔子像前就位,聆听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馆长吴志友宣读诰文:“时值公元2014年9月28日,孔历2565年,首都各界代表致祭于大成至圣先师孔子……”此后,数百名观礼观众向孔子像行“四拜礼”,200名身着整齐校服、神情肃穆的中学生在孔庙中高声朗诵“礼运大同篇”,他们来自北京广渠门中学。至此,孔庙祭祀大典正式拉开序幕。伴随着“鼓初严、鼓再严、鼓三严”的高唱,身着传统汉礼服的乐舞生、执事者、献祭官顺序就位。肃穆的“咸和之曲”、“宁和之曲”、“安和之曲”、“景和之曲”与典仪一唱一和,祭孔仪式的“三献礼”、“四拜礼”、“八佾舞”依次进行。在献祭官的队伍里,不仅有九旬高龄的世界孔子后裔联谊总会会长孔德墉老先生,还有两位金发碧眼的外国学者。据了解,他们是来自俄罗斯和美国的儒学信徒,由外国人做献祭官进行祭孔仪式在国内还属首次。
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办公室负责人介绍,本次祭孔活动最大的特点就是包容度高、大众都可参与,“只要购买博物馆参观门票,观众们都可由‘国子监门’进入观礼。”在等候观礼的队伍里,29名穿着汉服的年轻人,整齐地低声吟诵着《论语》,他们是来自北京某国学教育机构的学生。另一位背着双肩包的女孩介绍,她是来自北京交通大学的学生,本学期因选修“《四书》研究”课程,她与其他十几名同学由老师组织、自愿参加祭孔典礼,她本人对中国传统儒学非常感兴趣。除了集体参观的观众,也有不少散客慕名而来。白发苍苍的李奶奶从新疆到北京来旅游,近日在电视上看到了本次祭孔的消息,特意带4岁的小孙子来观礼,“小孙子上幼儿园了,也算是‘学生’啦,带他来受受传统的熏陶,让他以后好好学习!”
祭孔,是华夏民族为了尊崇、怀念儒家“圣人”孔子,而主要在孔庙举行的祀典,2000多年来从未间断,是世界祭祀史上、人类文化史上的奇迹。“祭孔大典”在古代被称作“国之大典”。(北京晚报)
北京国子监举行祭孔大典 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
9月28日,北京国子监举行盛大典礼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来自社会各界人士到场参加,通过乐、歌、舞、礼四种形式表达了人们对孔子的敬仰。
天津举行孔子诞辰2565周年祭孔大典
今年是孔子诞辰2565周年。为传承儒学思想精华,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014年秋季祭孔大典”昨天上午在天津文庙博物馆举行,“天津市第四届国学文化节”活动同时启幕。祭孔礼仪最大限度地保留了传统的礼乐文明,场面恢宏,典雅肃穆,吸引了众多市民前来接受传统文化的洗礼。“以文化人、以文育人。
祭孔礼仪最大限度地保留了传统的礼乐文明,场面恢宏,典雅肃穆,吸引了众多市民前来接受传统文化的洗礼。
“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天津文庙博物馆馆长王同立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今天的祭孔传儒,就是让人们特别是青少年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
崇化中学高三·十班的丁晓瑜、吕逊在典礼中担任舞生,他们告诉记者:“参与其中、感悟其中。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让我们懂得了求学、做人和成事的道理。”
举行祭祀大典的天津文庙,始建于明正统元年(1436年),是明清时期祭祀孔子的庙宇,也是天津最早传播儒学、兴学教化的学宫。自2010年修葺一新以来,天津文庙依托祭孔大典、国学文化节等活动,成为天津国学传播基地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近年来,本市在保护文化资源、传承历史文脉中,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进一步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和市民文明程度。通过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加大博物馆建设力度,筑牢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发挥京剧和曲艺的特色和优势,为广大观众呈献了一批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俱佳的舞台艺术精品。创新文化遗产项目保护方式,在与产业、市场的结合中实现传承和可持续发展。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建成了天津民俗、天津地方戏剧等专题资源数据库40余个,包括875.8万字、50万张图片、5万个音视频段落。打造天津文化大讲坛、天津国学文化节等公益活动品牌,积极推动文化走出去,提高优秀传统文化的辐射力、影响力。大力实施“人才兴文”战略,加强人才培养、使用和引进,为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了人才支撑。
湖南各高校学子身着汉服举行祭孔2565周年活动
中国教育新闻讯讯(记者 阳锡叶 通讯员 周平尚 李一凡)“公元2014年9月27日,湘潭市民间人士,满怀崇敬之情,恭祭我中华先师……”
为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9月27日,湖南各地高校学子身着汉服举行祭孔活动,以传统形式凭吊这位中华先师,并现场向大家展示汉礼、秀书法和茶艺,弘扬传统文化。
当天,湖南科技学院学子在孔子雕像前,行传统三献礼,帛醴敬献,恭颂祝文,并向师者行鞠躬礼,整个过程完整地复原了古代弟子求学拜师的流程。拜师礼后,该校还举行了传统文化游园会,采用了多种新颖的形式来展现中华传统文化独特的魅力。汉服爱好者们身着汉服为大家展示了汉服的基本形制及汉礼,更有茶艺、书法、射礼、舞蹈和象棋竞赛等表演。
湘潭大学、湖南科技大学、湖南工程学院等高校学生也举行了祭孔仪式,湖南科技大学生科院学生徐东说:“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是当代大学生的职责,端午节被韩国抢先申报世遗,汉服也常被误认为韩服或者和服,中国的传统逐渐被人们遗忘,我们想让大家更了解这些东西,热爱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
湖南科技学院党委书记陈弘表示,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传统文化应适当地用这种形式表现出来,并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让大学生喜欢上中华传统文化,并且让优秀的传统文化更好地传承下去。
孔子诞辰2565周年 湘乡一中举行祭孔典礼
红网湘乡站9月30日讯(分站记者 李文琼 通讯员 周岩松)今年是孔子诞辰2565周年。9月28日,湘乡市第一中学在校内的千年文庙举行了庄严的祭孔典礼。
上午7点40分,湘乡一中文庙前的田径场上,近两千名高一新生庄严肃立。湘乡一中校长丁农一在致辞中说。几千年来,孔子的教育理念和儒学思想一直影响和培育了王容、曾国藩等湘乡大批历史文化名人;全体教师应当遵循孔子的“因材施教”“有教无类”“启发诱导”等教育原则施教,学生应当牢记“立志有恒”、“克己内省”、“温故而知新”等古训,传承与创新发展,让湘乡一中在现代教育舞台永放异彩。随后,丁农一领着20名学生代表缓缓步上棂星门,手执焚香,进入大成殿,在孔子雕像前敬香行礼。
上香拜孔仪式后,学生代表齐声诵读儒家经典《论语》的部分章节。大成殿内书声刚歇,棂星门外学生集体诵读《论语》《弟子规》。校园一时诗书洪亮,直冲云霄。整个典礼场面壮观,庄重肃穆,表达了全校师生对孔子的敬仰和怀念。
湘乡一中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所属湘乡文庙和涟滨书院均系儒学圣地。湘乡文庙又称孔庙,坐落湘乡一中北校区,始建于北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建制宏伟,重檐斗拱,红墙碧瓦,金碧辉煌,庄严肃穆。它以独特的建筑、精巧的雕刻和悠久的历史而被列为湖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湘乡一中南校区系涟滨书院旧址。涟滨书院从宋代的“湘乡学宫”(始建于1009年,为湘乡文庙易址前身)嬗变而来,相继经历了涟溪书室和涟溪书院两个阶段,于清乾隆四年(1739年)更名为涟滨书院。宋明理学家张栻、王阳明等均在此有过授学,从这里走出了宋代状元王容、元代散曲家冯子振、清代“烧车御史”谢振定、晚清重臣曾国藩等历史文化名人。
湖南各地举办祭孔活动
昨日是孔子诞辰2565周年纪念日。为纪念孔子诞辰,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湖南大学岳麓书院联合凤凰网和凤凰卫视,在岳麓书院大成殿前坪举办了庄严的祭孔大典,并邀沒有任何好隐瞒或者夸大的。请现场嘉宾齐声诵读《论语》、《大学》等儒家经典篇章。此外,天心区红卫小学、湖南科技学院等学校也举行了诵经典、行拜师礼等各种祭孔活动。
南京夫子庙百人着汉服祭孔 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
中新网南京9月28日电 (田雯)为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28日上午9:28,南京夫子庙大成殿内举行了祭孔大典。孔子后裔、72贤人后裔、社会团体、广大游客市民等200余人参与祭祀,其中不乏有外国留学生的身影。百余人身着汉服,按照祭孔礼制进行祭祀,表达今人对至圣先师的敬仰和怀念。 #p#副标题#e#
南京夫子庙也叫孔庙,从宋朝始建以来,最初就是古人供奉和祭祀孔子之地,上千年来几经毁损与重建。经过近百年的演变,今天的夫子庙已是商贾云集、民俗展示、游客如织的旅游胜地。在孔子诞辰日,夫子庙都会举行盛大祭孔仪式。
当天的祭孔大典,以“礼”为主题,孔子后裔在庄严肃穆的钟鼓鸣声中,向圣先师孔子致敬。仪式严格按照就位、诣盥洗所、献祭、上香、敬爵、读祝、行礼、撤馔、礼毕的祭孔礼制进行祭祀。
参与祭祀的孔子第73代后人孔庆鹏说:“经过历史的长河,实践检验证明,儒学是正确的,而儒家文化又是一个传承和发展的过程,举行祭孔大典是为了把礼乐精髓和仁爱精神传承下去。”卜商后人卜好生表示,祭孔大典不仅是向孔子表达敬仰,也是在教给下一辈要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不少家长也带着孩子参加祭孔大典。市民李女士说:“我带孩子来,是为了带他感受一下传统文化的魅力,儒家文化毕竟是我们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本。”
在延续往年祭孔大典“古琴表演”和“小小孔子国学诵读”的基础上,今年祭孔期间,南京夫子庙还将为广大市民和游客带来古代宫廷乐舞“六佾舞”表演、儿童儒家文化诵读、礼赞、青花瓷民乐等,奉上一场文化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