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近日,新华社山东分社在调研中发现,一批世界500强企业纷纷选择地理位置并不占优势的济宁市投资发展。该社记者经过深入调查,发现了济宁在吸引产业巨头投资上产生的强大“磁性”,并写就《理念契合环境切合文化融合———惠普等产业大鳄“集群式”落户济宁的启示》一文,以新华社《山东参考》清样呈送省领导阅示。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姜异康,省委常委、宣传部长孙守刚分别就做好济宁经验的宣传报道作出批示。今特刊发此文,以飨读者。
新华社济南讯(记者 王洪峰 刘宝森 张志龙)全球高端IT项目———投资20亿美元的惠普国际软件人才及产业基地去年落户山东济宁,成为济宁改革开放以来最大的外资项目。紧随其后,中兴通讯集团、甲骨文等世界巨头公司也纷纷投资布局济宁,以期在济宁实现新的创业和发展。目前,世界500强企业中已有40多家选择在济宁投资兴业。
一些人不禁疑问:地处山东西南部,不靠海,经济实力也不居前的济宁,为何在吸引产业巨头投资上却产生如此大的“磁性”?
记者调查发现,主动推进战略转型、建设创新型城市的济宁市,近年来重在对接国际产业转移趋势,在确立发展理念、打造营商环境、营造文化生活氛围方面创新模式,投资企业与落户城市形成了理念契合、环境切合、文化融合的默契,最终形成了产业大鳄“集群式”落户三线城市的独特的“济宁现象”。
理念契合一线企业也会青睐三线城市
“济宁项目将成为惠普在中国战略布局的样板。”在惠普集团与济宁签约整整一年之后,惠普集团大中华区战略发展事业部研究员韩冰这样评价这个项目的战略意义。
去年7月16日,惠普———济宁国际软件人才及产业基地项目正式签约。一年来,项目进展顺利。在济宁高新区,项目所包含的软件人才实训基地、软件开发测试及IT资源服务中心、产品演示中心和惠普产业基地均已开工建设或即将投入运营,建成后整个产业基地内企业销售收入将超千亿元。
记者了解到,由于近年来硬件市场的不景气,惠普制订了软件人才及产学研发展规划,意在通过设立人才实训基地等一系列措施,为中国乃至世界提供中高端软件人才。在选择济宁之前,惠普曾考察多地,其中不乏一些经济发达的大都市,也有类似于济宁的三线城市,而济宁的最终胜出,关键在于其与惠普发展战略理念高度契合。
据济宁市委常委、济宁高新区党工委书记佘春明介绍,惠普看重中国人力资源和内需市场,它注重投资目的地的四个指标:丰富的人力资源,能形成聚集效应,产业能做大做强,员工在投资地工作有尊严。而惠普的需求恰与济宁这几年主动推进经济战略转型、建设创新型城市,把高新区作为引领区域转型升级的重要支点的思路相契合。佘春明说,近年来,高新区逐步摆脱土地资源、能源价格、财税政策等推进发展依赖的“老三样”,形成以人才、环境、服务为“新三样”的新竞争优势,把握住了世界先进产业转移的规律,打造区域经济升级版。“惠普现在需要人,我们把人力资源作为最大的资源‘卖点’用心、用力培育和推介。”佘春明表示,当不少城市仍在“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旧观念上挣扎不前时,济宁早在5年前就开始躲避资源陷阱,破解煤炭诅咒,探讨政府配置资源如何实现转变。
据介绍,在最受惠普关注的人力资源问题上,济宁高新区近年来投资建设了人才联盟、大学园、大学科技园等一批人才培养、引进、产学研结合的公共人才平台,联合高等院校,科学设置专业,坚持学历教育与技能实训相结合,超前实施人才培养计划,力求以专业化、技能型的人才集群引导高端产业集聚,这个理念与惠普公司提出的“人才———产品———产业”的发展路线图完全吻合。“没有人才就没有产业。”济宁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江心标说,惠普项目的定位就是为产业发展培养IT人才。济宁曾拥有56所职业院校,近年来一直大力推进人才实训,可以说对未来经济发展的判断与惠普所见略同。“与欧美大企业沟通并不难,相比天花乱坠的口头承诺,投资者更看重政府的战略眼光和已经付诸的实践。惠普所要的东西济宁也想到了。”他说。
与此同时,为提高了与世界水平“对话”的能力,济宁高新区加大对高端人才的引进力度,先后与人社部专家服务中心、千人计划联谊会以及万宝盛华、怡安翰威特等世界知名人才机构建立合作,先后引进德国巴斯夫新材料、日本液压研发、古巴国家生物制剂等10家国际化研发团队,集聚美、日、韩、德、俄、意、法、澳等8个国家和台籍的专家人才200多人。
济宁负责惠普招商的人员认为,在推介当地时把住了惠普的脉,而往往各地在招商时容易犯“文不对题”“鸡同鸭讲”的毛病。据他们了解,在惠普考察的全国其他一些候选投资地时,要么当地将考察人员引到还种植着庄稼的农田为其选址,要么就承诺想要哪里的用地都可以协调,看似大方的承诺却未能真正抓住投资者的兴趣所在。
惠普全球副总裁、软件集团总裁汉斯皮特·克莱说:惠普在中国是战略投资,落户济宁是水到渠成,这个项目不单单是惠普选择了济宁或济宁选择了惠普,而是双方彼此的共同选择。
环境切合硬件比较优势便于创业、兴业
高端项目青睐济宁,除发展理念的趋同外,更看重为落户企业提供的切合发展需求的综合科研、成长环境。全国最大的IT企业之一中兴通讯集团就是因此而来。中兴拟在全国建立九大研发基地,济宁市是其布局山东的城市首选,其在济宁建设的中兴(山东)智慧城市产业园项目,5年内将为济宁市孵化100家新兴企业,实现年销售收入100亿元。
受访部分企业负责人表示,投资济宁感受最深的就是这里的企业发展环境有口皆碑。在济宁高新区产学研基地,随处可见各种实验室、检测中心,这些都是高新区以及部分龙头企业在区内建立的科研创新平台,而这些原本每个企业都需要投资的资源能够实现行业内部共享。
据江心标介绍,5年间当地已经投资15亿元建立了60多个创新服务平台,其中既有政府所属,也有政企共建。其中,高新区根据企业需求,建设了产学研基地、创意设计中心、大学科技园等载体,以及软件园、云计算中心、科技中心一体六馆、软件及动漫等17个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等设施,推进大型仪器、科技数据等资源区域共享,为企业提供技术信息、咨询、开发、实验、推广,以及产品研制、设计、加工、检测等公共技术支持,形成为中小企业提供技术支撑、辐射性较强、公共服务特点明显、发展空间较大的公共平台服务体系。
济宁高新区先进装备制造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是政府引导、企业为主体,集技术创新、人才培训、产品检测为一体的开放式技术创新载体。受益于这个平台的泰丰液压公司是我国高性能液压件生产规模、产量及出口最大的生产厂家,产品批量出口美国、日本及欧洲等数十个国家和地区。
泰丰液压副总经理沈先锋介绍说,高新区的创新服务平台对企业的研发连续多年给予资金和场地支持,双方多年来共同建设了集研发和公共服务为一体的山东泰丰院士工作站、山东省液压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一批平台。公司引进专家人才利用其中一些平台2012年研发出了“电液比例高性能二通插装阀”,这种液压控制元件打破了国外的垄断,且价格比进口产品便宜30%,目前仅此类产品年销售额已达2亿元,国内市场占有率已超过60%。据估计,这个产品每年国内有50亿元至100亿元的市场需求。沈先锋说,对于企业来说、研发、检测等环节都是看不见的投入,不仅占用资金量大,还不直接产生效益,高新区能够在这个方面给予支持,对于企业由小做大做强有重要意义。
由济宁高新区投资建设空间光分布实验室可用于评价LED灯具亮度、色温,实验室面积数千平方米,仅检测设备就价值380多万元,而且还获得了国家相关部门的资格认证。实验室工作人员曹艳芳介绍说,这些投入一般企业难以承担,特别是刚来投资尚无积累的企业,高新区想之所想,否则缺少了这些公共服务平台的支持,企业恐怕很难“长大”。“济宁高新区对科技的重视程度让我们惊叹,支持科技创新发展的设施条件都非常好,这正是惠普想要的产业环境。”惠普软件大中华区战略发展总监马莉莉说。
除用于孵化技术的平台体系外,济宁高新区还健全了科技金融服务体系,高效利用各类金融资源,建设了吴泰闸金融街、杨桥金融组团、财富中心等金融载体,引进设立了90余家银行、证券、担保、保险、基金等金融机构,11支创投风投基金规模近40亿元,被列入山东省科技金融试点园区,为科技企业和创新人才提供全方位、专业化、定制化投融资解决方案。“针对科技型中小企业不同成长阶段的资金需求,高新区引导和促进银行、证券、保险金融机构及创业投资等各类资本制定随企业发展而动态匹配的社会化投融资解决方案。”济宁高新区管委会调研员董信江表示。近两年,济宁高新区各类人才和企业转化科技成果1300多项,参与制定国家和地方标准40余项,培育出一批科技型“小巨人企业”,知识创造和孕育创新的能力明显提升。
济宁市市长梅永红说,惠普公司对济宁高新区的青睐,绝不是仅仅看中了政府承诺与常规性的服务,这与其“战略布局,理念相通,专业化服务”等几个关键要素密不可分,更是长期以来济宁注重人才战略和营商环境塑造的结果。
文化融合“软实力”激发热情留住人心
记者发现,除为企业发展提供必要支撑的“硬”条件之外,以贴心配套服务和深厚文化底蕴为特点的“软”环境,让投资济宁的人能够扎根当地,安心创业。
在高新区产学研基地,几十座现代化的楼宇气势磅礴,廖河公园的青草、碧树、流水令人赏心悦目。据了解,为让投资者专心创业,高新区投资建设了国际学校、科苑会馆、创新公寓、三级甲等医院、科技馆等服务性设施,在医疗、社保、购房、税收、子女入学、配偶安置等方面提供“一站式”服务,为留住人才搭建了良好的生活环境。
如今,在济宁高新区,常年工作的日本外籍专家员工有200多人、欧美籍有160多人、台商120多人,专门服务外来人员的科苑会馆成为设施先进、服务一流的“国际大社区”。从事LED外延片生产的台资企业冠铨光电有限公司已在济宁投资多年,随着不断增资,总投资已达2.4亿美元。“以前台湾人一生病就赶紧往回跑,现在已经可以很放心地把生命托付给济宁的医疗团队。前段时间,刚有位台湾同仁在这里割了盲肠。”企业总经理陈鹤心说,在这里创业,政府在很多方面的服务不缺位、很到位,建厂之初还担心台湾同仁们不习惯,结果最初创业的十几个人都留了下来,这里的环境给了他们家的感觉。
记者还发现,几乎每个周末,位于济宁高新区人才联盟楼上的人才沙龙、联谊会、冷餐会总能吸引几十上百名在高新区工作的外籍员工、专家的光顾。附近游泳池、网球场等娱乐和服务设施也一应俱全。
江心标将高新区留住投资人的种种措施形象地称为“扎根计划”。他认为做好招商后续服务,不断档,是消除他们投资兴业后顾之忧的关键。“济宁的创业环境在一些方面甚至超过了美国硅谷,那里一些企业的普通员工下班后要驱车40公里才能回到家,而硅谷中的豪华别墅只有企业高管才住得起,而这里不仅上下班方便,且条件相当优越。”惠普有关负责人在谈到济宁为投资者配套提供的便捷生活条件和贴心服务时,也给了高度评价。
更唯其他城市所不能比拟的是济宁的文化底蕴。不少在济宁高新区投资兴业的企业负责人表示,济宁辖曲阜、邹城两市,是“孔孟之乡”,深受传统文化熏陶,仁、义、礼、智、信是济宁社会普遍认同的价值观,在这里能深刻感受到当地人待人以和、待人以礼、待人以诚、待人以信的特点,这也是他们对高新区投资环境有口皆碑的重要原因之一。中国惠普副总裁、软件集团大中华区总经理于志伟透露,惠普选择与济宁合作,就是看中了这个地方丰厚的文化底蕴和很好的产业前景。
陈鹤心说,济宁对所有的人都尊称“老师”,让我们感受到当地尊师重道的传统。这里也是孔孟的故里,在这里待久了,沐浴了儒家文化,每次回到台湾都会不自觉向家人引述《论语》中的经典语句。
济宁在推动城市转型中打造的良好投资环境正在产生洼地效应。佘春明表示,惠普落户济宁的意义和价值不仅仅在于项目本身,更重要的在于这个项目带来的放大效应,在认可了济宁的投资环境后,惠普甚至也主动为高新区做起了招商工作。目前已经有美国英特尔创投公司、美国微软公司、德国SAP公司、美国甲骨文公司为代表的一批世界IT行业巨头来济宁洽谈合作事宜。
高端项目的驱动下,济宁高新区今年上半年全区主要经济指标保持稳增长势头,营业总收入完成1589亿元,同比增长18.5%;规模工业总值实现1315亿元,增长17.6%;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92亿元,同比增长20.4%。济宁市委书记马平昌说,惠普等高端项目的密集落地将对济宁加快“转调创”步伐、快速提升产业层次、有力促进鲁西科学发展高地建设,更大地提升济宁在山东省西部经济隆起带中的辐射和带动作用。
#p#副标题#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