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孟之乡网消息 距离2014年高考还有10天,连日来,很多家长、亲属以及部分考生来到葫芦岛兴城古城文庙祭拜孔子、在红布条上签名祈福,希望金榜题名。有工作人员调侃:每年高考前后,孔子真的“有点儿忙”。
兴城古城文庙,亦称孔庙,为旧时祭孔之所。始建于明宣德五年(1430年),占地面积16800平方米,是东北三省最古老、辽宁省最大的一座文庙。1984年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昨日记者来到古城文庙,景区工作人员说,每天都有一些游客,尤其是赶上初一、十五或是双休日人更多,一天至少能有百余批次。
此时,一批游客走进来,导游指引游客们说前面的泮桥为状元桥,希望家有考生的游客最好都从此桥上走走,沾沾状元桥的灵气。很多游客争相走上桥。一时间,不长的拱形桥上站满了游客。
庙内长廊一侧有个销售香烛等祭拜用品的柜台,香的大小长短不等,价格分别是80元、100元、200元。工作人员说,“每年高考前,来这里敬香的考生和家长挺多。尤其是高考前三两天明显见多,很多人来此就为求个吉利好运,考出个好成绩,来这里祭拜,最起码能获得些心理安慰。”
2米高的祈愿架上挂满了写着名字的红布条,保守计算,今年高考前,至少有千余人在红布条上写名字来祈福考试平安顺利。
小广场上的孔子雕像前,香灰已满满一炉子。不断有游客和考生模样的年轻人前来上香、鞠躬,再将“请”来的红条幅认真挂好。通过交谈得知,他们有很多是代替子女和弟妹来敬香祈福的。
争议
缓解压力?浪费时间?
不少考生家长认为,高考祈福很有意义,也求一个心安。一名来自河北保定的游客说,他儿子今年才高一,看到同来的很多人都为考生和家人祈福,他也跟着凑热闹,“我提前准备,求个心安。 ”
一位高中教师认为,考生祭拜孔子和祈愿,可在一定程度上疏解考前压力,树立信心,“考生拜孔子祭拜祈愿,是一种尊重知识、弘扬传统文化的体现,也表达考生个人积极向上、进取有为的诉求,没有什么不妥的。 ”
也有人说,这只是一种考前放松的方式而已,无伤大雅,况且这也是几千年来一种祭祀先祖的传统。但也有人反对,称这么做很天真,如果考生前来,无疑浪费了宝贵备考时间。
心理辅导比祭拜更重要
葫芦岛心理咨询师聂立坤认为,高考前拜孔子是为了增强考生自信心,舒缓紧张的情绪,但考前的心理辅导比祭拜孔子更为重要。祭拜只是在寻找一种精神寄托。这种现象折射出当今学生错误的价值取向和考生心理辅导的极度缺位。家长和老师除了关注考生的知识储备和营养供应,更应当重视考生的心理辅导,积极缓解学生压力,树立考生正确观念和勇气,轻松走过高考。
北国网、辽沈晚报驻葫芦岛记者 胡清昨日记者在兴城古城文庙内看到,年轻人拿着高香在孔子雕塑前祭拜祈福。游客正在给孩子祈福张贴红条幅。
相关新闻
青岩寺:俩月数万名家长来祈福
中高考将至,一大批望子成龙的家长们携带考生来到锦州北镇青岩寺烧香祈愿,希望孩子能金榜题名。景区工作人员称,近两月来平均每月都有超过万名家长前来祈愿,和往年相比热度丝毫不减。“每年的祈愿热都从4月开始,到6月初达到高峰。”青岩寺景区相关负责人告诉北国网、辽沈晚报记者。“与普通游客不同,这些家长往往不计代价地花钱进行各类参拜。”当地一名导游郑先生介绍,前来祈愿的家长多以老人为主,常常举家组团前来。此外普通游客买几十元的香火都要考虑一番,而这些家长买上千元的“高香”都毫不犹豫。
在青岩寺门口,记者见到了从沈阳来的陈先生一家,除了马上就要高考的孩子没跟过来,其他家人几乎都来了。陈先生表示,“给孩子祈福之余,也当游山玩水了。”“你为孩子考试祈福?那应该去山顶的文殊院才对。”“都是参拜还有区别?”“当然了,文殊菩萨是专门管智慧的,求他比求别家更有用。”在青岩寺山腰的大雄宝殿前,几位考生家长正在交流。
一位“经验丰富”的家长告诉记者,文殊菩萨是智慧的象征。考生只有向他祈福才可增强智力,金榜题名。文殊院还供奉着仓颉、孔子、老子等18位古圣先贤,到那里求金榜题名可谓“最恰当”了。
“到了文殊院,‘讲究’也还有不少。”这位家长称,想让孩子学习变好要用专门的“学业有成”香,祈福中高考成绩得用专门的“金榜题名”红丝带,最后还要到“状元榜”前许愿……
青岩寺附近的祈福用品大多价格不菲,其中最便宜的是红丝带,一个小小布条的价格在1~10元不等,香烛等物品更是卖到上百元甚至数千元。一次祈福最少也要花费数百元,遇到“讲究”的家长,数千元都挡不住。但几乎所有家长都表示“为了孩子,这钱花得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