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孟之乡网消息 近年来,济宁市汶上县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始终把文物保护重点工程建设作为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来抓,高标准、严要求,全力以赴打造文物保护精品工程。根据省市安排部署,今年汶上县共有南旺枢纽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工程,小汶河、十里闸、邢通斗门遗址,运河砖砌河堤、南旺分水龙王庙遗址保护工程等10项工程列入山东省文物保护88项重点工程名单。
一是南旺枢纽考古遗址公园建设成效显著。以“文物本体维护好,周边环境整治好,人民生活改善好,经济社会发展好”为发展目标,汶上县严格按照《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管理办法》规定,多次召开专家论证会,规划编制了《大运河南旺枢纽考古遗址公园规划》,相继完成了考古遗址公园建设、运河考古发掘、文物本体保护展示和南旺枢纽博物馆建设。2013年10月,大运河南旺枢纽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顺利通过国家文物局考察和评议,成功入选第二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名单。二是会通河南旺枢纽段和小汶河环境整治效果明显。通过全面发动、全民动员、明确属地任务责任和奖惩等措施,全县共清理、清运河道垃圾80万吨,粉刷沿河两岸民居4.3万平米,配置垃圾桶720个。围绕运河申遗迎检考察,保障道路通行便利,修建了连接7个遗产点,长达6公里的8条参观道路。同时,结合村居和文物分布情况,聘请了卫生保洁员和文物看管员,对沿线路域环境进行了全面整治。三是各项文物本体保护工程取得重大进展。补砌加固了南旺分水龙王庙遗址,开展了运河砖石堤岸防风化加固实验,清理了运河砖石堤岸616米,河道木桩470米。针对分水口石驳岸进行了文物保护展示,对柳林闸、寺前铺闸、邢通斗门、徐建口斗门、常鸣斗门等文物本体进行了保护维修。完成了汶运分水口古河道边坡植草绿化保护1.1万平米,河堤种植树木948棵。
2014年,济宁市汶上县将认真贯彻落实全省文物工作会议精神,以大运河南旺枢纽遗址申遗为契机,继续加大工作力度,制定科学工作方法,加强与专业机构合作,努力探索建立考古、保护、研究工作长效机制,不断促进和深化对南旺枢纽文化内涵及遗产价值的认识。在具体工作中,认真维护南旺分水龙王庙、邢通斗门等文物保护现有成果,逐步开展十里闸遗址文物本体现场保护,确保卫生整洁,文物安全。积极推进柳林闸、寺前铺闸挡土墙补砌加固工作,督促施工单位早日进场施工。同时,制定完善了柳林闸、寺前铺闸两闸桥梁建设方案,上报国家文物局批复。积极动员运河沿线居民参与环境整治,共同维护会通河南旺枢纽段和小汶河环境整治效果,共建环境优美的幸福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