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孟之乡网消息 韩流文化产品出口为韩国赚取了大笔外汇。2003年,韩国文化产品出口总额为6.3亿美元,只占文化产业销售额的1.7%。但增长极快,据韩国贸易协会在一份关于“韩流”的经济影响的报告中称,2004年,仅对中国大陆、日本、泰国、中国香港和台湾地区的与“韩流”相关的商品出口,就达9.18亿美元,占韩国对上述5个经济体出口总额的7.2%。
按照韩国文化观光部的划分,韩流文化盛行国家和地区是:中国大陆、中国台湾、中国香港、日本、新加坡、越南。显然主要是在汉字文化圈内。据韩国报纸报道,2003年,在中国网络游戏市场上,75%的产品是从韩国引进的;2003年,韩国广播电视节目出口额达4213万美元,73%出口到亚洲国家和地区,其中台湾地区为24.5%、日本为19%、中国大陆为18.6%;2004年,韩国电影出口额为5828万美元,出口到亚洲的有4532万美元(77.8%),而其中日本就占了4040万美元(占69.3%)。
韩流文化输出的一重大效益,是在全球特别是在亚洲的韩流文化盛行的国家和地区,兴起了学习韩语热。韩国语使用仅名列世界全部语种的第11-12位,在文化市场上无疑是边缘性语种。但是在韩国影视、游戏产品的引领下,全球学韩国语的人数增长较快。我国已经有30多所大学有韩语系。
韩国政府认为,不应该把“韩流”现象看作是单纯的文化传播,而要使之成为亚洲的代表性文化,大有通过韩流文化来与中国争夺儒家文化正统地位的味道。有位香港学者评论《大长今》,说该剧是韩国崛起于东亚的一部政治宣言书,是韩国傲然走向世界的一张文化身份证。它的目的是要与中国争夺儒家文化主体精神的解释权。这位香港学者的评论值得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