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人民网首尔3月6日电 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王岐山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北京代表团审议时,提到了最近人气韩剧《来自星星的你》,称自己也看韩剧。该消息引起了韩国媒体的高度关注。
3月5日下午,王岐山参加了北京代表团审议。在听到人大代表、人艺院长张和平谈及人艺发展困境时,王岐山以最近在中国人气甚高的韩剧《来自星星的你》为例,强调韩剧的内核与灵魂是儒文化,鼓励大家相信5000年不断的中华文化。
6日,韩国各主流媒体纷纷对“王岐山书记赞《来自星星的你》”进行了报道,强调韩剧在中国的影响力之大。韩联社援引了《新京报》的报道,对王岐山提及《来自星星的你》的整个过程进行了详细报道,并强调王岐山还提及了鸟叔的《江南Style》。《东亚日报》、《京乡新闻》及《韩国经济》也刊登了关于王岐山看《来自星星的你》的报道,并对该剧在中国掀起的“炸鸡啤酒”热进行了描述。韩国《MONEYTODAY》新闻网则评论称,王岐山提及韩剧与韩国音乐,目的在于激励中国大众艺术者们奋发向上。中国的IT等硬实力虽已进入发达国家行列,但文化领域的软实力仍没有发挥出实力。
相关报道:
观众不必守着《星星》盼月亮
韩剧《来自星星的你》火遍国内,连正在开全国两会的代表委员,都无法回避这个话题。王岐山表示,他也偶尔看过韩剧。莫言称,播一两部韩剧,不用大惊小怪,有比较才会使人们的鉴赏力得到提高。
当前国内影视剧的播放渠道已多元化,特别是在网络视频平台上,只要想看的基本都能找到。对于国内影视剧,首先不是观众需不需要提升鉴赏力的问题,而是影视作品有没有尊重观众和市场的问题。国内电视剧也有几部火的,但总体来讲,类型过于单调,剧情过于雷人,让新生代观众提不起多少兴趣。
韩剧走的偶像路线,不是我的菜。不过说真的,韩剧在紧跟市场、迎合观众、挑逗情感上,绝对是国内影视剧学习的对象。
不要瞧不起韩剧的狗血剧情,也别嘲笑每部韩剧都飘散着海带汤的气味,光说人家有本身天天端出这盘菜、观众却吃不腻,就值得国内影视剧好好琢磨。有人说,我看韩剧就是冲着帅哥去的。还有人说,我是看韩剧里主角的服装搭配来着。这表明,韩剧在角色设定和细节上,完全照顾到了观众的偏好。事实上,韩剧的整个编剧、拍摄过程,就是以消费者为导向。这其实也不难理解,如果不能做到这点,这部剧就没收视率了。
反过来看国内影视剧,能做到这一点吗?国内影视剧也看重收视率,但在尊重观众这点上,国内的编剧也好导演也罢,都没有真正做到。就说那些抗日神剧吧,一颗手榴弹可以炸飞机、一个人可以手撕日本鬼子,还有一女的被凌辱后还能悍然打倒数个日本兵。这不仅看不出任何职业精神,而且完全是在侮辱观众。编剧糊弄导演,导演糊弄投资方,投资方糊弄消费者,大家都在蒙混过关。国内影视作品多数在低水平线上徘徊,或者与此有关。
连观众都可以糊弄,当然拍不出好电视剧。鉴于国内剧作已赶不上观众的鉴赏力,观众大可不必守着《星星》盼月亮,指望国内影视作品短时间内能够有惊人飞跃。对影视从业者而言,也别急着嘲笑韩剧,或者感慨国内拍不出《纸牌屋》(给你这个胆,你拍得出来吗?),目前最要紧的是苦练基本功,理顺拍摄制作流程,真正把观众和市场放在首位。只要认真研究市场需求,尊重观众选择,拍出好作品,就不怕没人看。
还要多说一句,我认为韩剧并不是国内影视剧最好的学习对象,比如英美剧的精致程度已完全超越韩剧。但如上所述,国内影视剧如果能够从韩剧中学到一点真货,至少在制作水平上会有所改观。国内拍不出《纸牌屋》也就罢了,连《星星》都拍不出,这难道不是一种悲哀吗?(魏英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