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孟之乡网消息 由北京大学、欧美同学会、中国通用航空发展协会、中国直升机产业发展协会、中国低空产业经济研究院联合发起举办的“北京大学中国通用航空(低空)产业经济与应急危机救援高级研修班”,于
北大通航教育长、欧美同学会企业家联谊会会、中国低空产业经济研究院院长徐昌东
徐昌东教育长在致辞中说:低空是一个非常巨大的产业,中国和美国这两个国家在地域上相近,都是900多万平方公里。中国还是一个地质条件很复杂的国家,地质灾害经常发生。实际上每年都有大大小小的灾害。我兼着四川省灾后重建促进会的名誉会长,四川省年年都有灾害。由于龙门山脉地质条件非常不稳定,“
应急救援在全世界来说基本都是由政府主导。以美国为例,美国的紧急救援担负量最大的是国民警卫队和海岸警卫队。我们中国有海上救捞局,但没有办法支撑起这么大一个国家的紧急救援。在“
中国通用航空(低空)产业经济与应急危机救援高级研修班开学典礼会场
2010年11月,国务院、中央军委发布《关于深化我国低空空域管理改革的意见》,决定将我国低空领域逐步开放,国家“十二五”规划提出,积极推动通用航空发展,改革空域管理体制,提高空域资源配置使用效率。
从目前情况来看,我国通用航空产业有着巨大的未来发展空间。根据国外发展经验当人均GDP超过四千美元的时候,是通用航空发展最基本的条件,目前我国已经具备这个发展条件。预计在未来几年里,我国通用市场空间总量达一万多亿,它的产业链是很长的。我们一定要建立起一整套的战略思维,充分规划,解决960万平方公里十几亿人口的救援,一定要建立非政府救援机制。如何在建立中国低空产业经济的同时建立起非政府紧急救援体系。这正是我们要研讨和学习的。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战略研修班在北京大学开学。我们就是研究在低空产业还没有形成规模的时候怎么匹配国家的低空开放、怎么匹配中国私人直升飞机和通用直升飞机的发展,建立起行之有效的非政府紧急救援体系。
总后卫生部副部长、国务院深化医改专家傅征将军
总后卫生部原副部长、国务院深化医改专家傅征将军在发言中说:我们国家重视开放低空,支持低空产业经济发展,引进国外的技术和生产能力。欧美同学会企业家联谊会的徐总致力于推动这个事情,都是意义重大。
“国家不养飞机”这个理论经过很周密的策划,通过汶川地震和国际上发生的一些事件,也使我相信徐总的想法,国家所支持的战略思维不但是必须的,或者说是无可奈何的。我们既要加强救援,但国家在短期内肯定做不到,还搞不搞救援?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发动民间力量是必须的。另一方面,民间力量也可以利用,而且应该组织好,是非常好的思维。
我坚信要组织好,从具体的做法上能够考虑到各方面的可行性和利益。同时,在法律法规方面有所限定。中国人自己的民间应急救援事业一定会做得非常成功。高级研修班对未来的重大事情策划,能够推动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新的社会民生的组织力量,这个是功德无量的,也是开拓性的、奠基性的,是造福于千秋万代的事业。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民航副院长于耕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民用航空学院副院长于耕教授认为:中国低空这个产业很大,愿景也很好,做大做强,第一是需要一个过程,第二是需要坚持不懈的努力才有可能达到目标。
于耕教授并从需求、战略、装备以及如何在“国家不养飞机”的理论指导下让国家、社会和每个民众都参与并支持我们这个事业,谈了一点不成熟的看法。
北京大学数字减灾与应急管理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地震总工曲国胜
国际应急管理学会副主席、中国国际救援队副总队长、北京大学数字与应急管理研究中心曲国胜主任发言。认为确实需要从更高的层面探讨和研究中国通用航空低空救援的战略思考。这一点非常重要。如果我们的定位不清晰,恐怕会对国家和救援带来一些问题。他首先介绍一下我们国家救援队的情况。曲国胜主任 非常赞成徐会长提出的“国家不养飞机”的理论,希望将企业的应急救援产品整合起来,在整个救援行动中,不同灾害、不同时间、不同节点上拿出解决方案。一方面是从技术上合作,还有就是从战略层面的低空救援的布局上合作。成立了应急产业和创新技术联盟,在信息的获取、动态的研判和实施的领域做一些贡献.
据悉,北京大学、欧美同学会企业家联谊会、中国通用航空发展协会、中国直升机产业发展协会、中国低空产业经济研究院,之所以中国通航产业经济与应急救援研修项目的意义就在于为中国这一新兴产业的发展培养战略管理人才,完善知识结构,拓展国际化经营的理念,积极推动这一产业更快更好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