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受瞩目的第十届中国艺术节于上月在济南、青岛等地进行集中比赛后落下了帷幕。孔孟之乡济宁市在本届十艺节的参赛、办赛、参展等方面均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在场馆建设、文化惠民活动开展等方面均有了长足进步。
艺术精品创作生产取得历史性突破。由济宁市着力打造的大型现代戏山东梆子《圣水河的月亮》历经3次大幅修改,经过层层筛选杀入决赛,荣获国家舞台艺术政府最高奖——文华奖“优秀剧目奖”,同时获得编剧、表演两个单项奖,实现了济宁市专业舞台剧目在全国大赛中创作生产的重大突破。山东渔鼓《孔子试徒》、山东琴书《农家春》、平派鼓吹乐《赶山会》获“群星奖”,广场舞阴阳板《雩》获群众文化政府最高奖——“群星优秀奖”。十艺节两大主体赛事“文华奖”、“群星奖”综合获奖成绩济宁市位居全省第三。此外,济宁市在十艺节器乐、曲艺、舞蹈、美术等各单项比赛中,共获得12个国家级奖项。
山东梆子《圣水河的月亮》舞台场景
公共文化服务项目成为全国品牌。济宁市以备战十艺节为契机,积极培育公共文化服务品牌。“政府搭台,百姓听戏,激情广场大家唱”文化惠民工程包括“市民大舞台”、“百姓大舞台”两部分,历时2年精心打造,于今年8月被评为第二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示范项目,成为山东省仅有的两个国家级公共文化服务示范项目之一。
赛事承办获得圆满成功。十艺节单项比赛之一的全国器乐比赛(职业组)于今年5月31日至6月1日在声远舞台举行,共有全国顶尖的38支队伍532名演员参赛。这是文化部在民间音乐方面规格最高、范围最广、人员最多的一次专业比赛,也是济宁市近年来承担的第一次国家级大型文艺赛事。济宁市圆满完成了承办任务,受到领导、专家评委、社会各界好评,市政府被文化部授予“优秀组织奖”。
演交会参展达到预期效果。十艺节期间,2013中国(山东)演艺产品交易会在济南举行。济宁市特装展区、兖州《菩提东行》特装展区获得“优秀展示奖”;重点推介项目《菩提东行》与山水盛典文化产业有限公司现场签约,金额达1.2亿元;济宁演艺集团作为改制较为成功的文化企业在演交会上闪亮登场,并与山东演艺集团结为战略联盟。
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有了新提高。济宁市投入1700余万元,用于声远舞台内部升级、外部改造及周边环境整治,改造整治后的声远舞台面貌焕然一新,并成功承接了全国器乐比赛。在县级两馆建设方面,邹城、微山、汶上高标准新建了图书馆、文化馆,金乡、泗水等县对图书馆进行了改扩建,县级两馆建设比十艺节前有了较大提升。
文化惠民服务活动丰富多彩。济宁市以“唱响中国梦,喜迎十艺节”为主题,开展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文化惠民工程。“千场大戏进农村”、“万场演出惠民生”等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截至目前,“千场大戏进农村”惠民演出1874场,完成全年任务的187.4%;“万场演出惠民生”活动全市已建立“市民大舞台”、“百姓大舞台”4143个,共有登记造册的各类群众文化队伍4877支,11万余人,演出17774场,完成全年任务的177.74%;公益电影放映75033场,完成全年任务的100.04%。此外,为丰富“十艺节”内容和群众文化生活,十艺节期间,济宁市共邀请到来自美国、印度、韩国、波兰等国内外的17台经典剧目来济演出,并采取低价位惠民售票,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欣赏到国内外经典剧目,享受到十艺节带来的文化盛宴。期间共演出30余场,惠及观众25000余人。由山东歌舞剧院全力打造的歌剧《孔子》,也于10月28日在曲阜进行了首场巡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