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退役多年的老兵,因为平时喜欢舞文弄墨,凑巧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有幸通过武警画家赵小竹引荐,和英雄徐洪刚成了好朋友。
徐洪刚在九十年代广为人知,因为两位远方的老战友来访,我特意提前从朋友处专门借来一部数码相机,拍下许多珍贵而难忘的精彩瞬间。不曾想,相机的内存卡显示“已存满”。对数码相机一窍不通的我,一大早便想着赶紧找一家照相馆想办法删除一些。
来到市委党校东邻的丽华照像馆说明来意后,正在吃早点的女老板二话没说,马上热情地安排店里的人为我忙活起来。她们先把我相机的内存卡取出来,然后再把资料存进电脑上。当她们试图先从内存卡上删除一部分老照片时,却因为我朋友的一个电话又犯难了。据说内存卡上的老照片都还有用,暂时不能删除,而我第二天还必须用这部相机继续和几位老战友拍照。正在这时,照相馆的男老板回来了,他当即亲自动手为我刻录了一张光盘,又仔细地为我重新试放了一遍刻录好的内容,却说啥也不肯收钱了,还连声对我说:“人民英雄能到俺的照相馆来冲洗照片,这是俺们的光荣!这也是咱们孔孟之乡的光荣!刻录一张光盘,哪能收什么钱呢?”
原来,这位细心的男老板看到了我所拍摄的人物中,有一位他所熟悉的人民英雄———15年前以见义勇为而响彻中华大地的徐洪刚。许多年过去了,时任济南军区某红军团副政委的徐洪刚,和著名画家赵小竹兄一起来到孔孟之乡,我们几位昔日的战友加文友悄悄地相聚,竟然在冲洗照片时,还是被照像馆的老板认出了真英雄。无论我如何解释,这位老板就是一分钱都没收。
第二天下午,等我们送走老战友徐洪刚一行,我掂着相机又犯难了,心里嘀咕了半天:再也不能去那家照相馆了,人家老板己经认出徐洪刚来了,肯定还是不会收钱,再去找另一家照相馆去。于是,我就来到了济宁警校附近一家摄影彩扩部,一位漂亮的女老板热情地接待了我。当她细心地为我刻录好一张光盘后,又特意用自己店里的U盘,把相机里所有的照片都仔细复制下来,然后又千叮嘱万叮嘱地让我先把刻制好的光盘和她店里的U盘一起带回家中:“您先保存到自己的电脑上,然后什么时候有空再送回U盘就行了。”
可当我送回U盘准备付钱时,这位素不相识的女老板,同样不肯收我一分钱,而给出的理由,竟和上次那位男老板如出一辙,“俺刚才就己经认出徐洪刚了,这样的英雄能到咱们孔孟之乡,是咱们的荣光!哪里还有收钱的道理?”
面对素不相识的两位照相馆老板,我一阵激动,既有为好战友徐洪刚的骄傲,又为遇到这么真诚的两位老乡而自豪。而在2010年12月,当徐洪刚再一次来到孔孟之乡,战友们悄悄地陪他入住宾馆,被细心的服务员发现了端倪。宾馆老总亲自带着全体职工代表,抬着大花篮,前来慰问英雄。当晚,济宁军分区的首长也亲自登门表示慰问,并执意将洪刚请到军分区作客。特别令我感动的还有,当我们和徐洪刚来到曲阜时,曲阜市委和人武部领导,亲自给我们一行当向导,和我们成了好朋友。
徐洪刚在九十年代广为人知,因为两位远方的老战友来访,我特意提前从朋友处专门借来一部数码相机,拍下许多珍贵而难忘的精彩瞬间。不曾想,相机的内存卡显示“已存满”。对数码相机一窍不通的我,一大早便想着赶紧找一家照相馆想办法删除一些。
来到市委党校东邻的丽华照像馆说明来意后,正在吃早点的女老板二话没说,马上热情地安排店里的人为我忙活起来。她们先把我相机的内存卡取出来,然后再把资料存进电脑上。当她们试图先从内存卡上删除一部分老照片时,却因为我朋友的一个电话又犯难了。据说内存卡上的老照片都还有用,暂时不能删除,而我第二天还必须用这部相机继续和几位老战友拍照。正在这时,照相馆的男老板回来了,他当即亲自动手为我刻录了一张光盘,又仔细地为我重新试放了一遍刻录好的内容,却说啥也不肯收钱了,还连声对我说:“人民英雄能到俺的照相馆来冲洗照片,这是俺们的光荣!这也是咱们孔孟之乡的光荣!刻录一张光盘,哪能收什么钱呢?”
原来,这位细心的男老板看到了我所拍摄的人物中,有一位他所熟悉的人民英雄———15年前以见义勇为而响彻中华大地的徐洪刚。许多年过去了,时任济南军区某红军团副政委的徐洪刚,和著名画家赵小竹兄一起来到孔孟之乡,我们几位昔日的战友加文友悄悄地相聚,竟然在冲洗照片时,还是被照像馆的老板认出了真英雄。无论我如何解释,这位老板就是一分钱都没收。
第二天下午,等我们送走老战友徐洪刚一行,我掂着相机又犯难了,心里嘀咕了半天:再也不能去那家照相馆了,人家老板己经认出徐洪刚来了,肯定还是不会收钱,再去找另一家照相馆去。于是,我就来到了济宁警校附近一家摄影彩扩部,一位漂亮的女老板热情地接待了我。当她细心地为我刻录好一张光盘后,又特意用自己店里的U盘,把相机里所有的照片都仔细复制下来,然后又千叮嘱万叮嘱地让我先把刻制好的光盘和她店里的U盘一起带回家中:“您先保存到自己的电脑上,然后什么时候有空再送回U盘就行了。”
可当我送回U盘准备付钱时,这位素不相识的女老板,同样不肯收我一分钱,而给出的理由,竟和上次那位男老板如出一辙,“俺刚才就己经认出徐洪刚了,这样的英雄能到咱们孔孟之乡,是咱们的荣光!哪里还有收钱的道理?”
面对素不相识的两位照相馆老板,我一阵激动,既有为好战友徐洪刚的骄傲,又为遇到这么真诚的两位老乡而自豪。而在2010年12月,当徐洪刚再一次来到孔孟之乡,战友们悄悄地陪他入住宾馆,被细心的服务员发现了端倪。宾馆老总亲自带着全体职工代表,抬着大花篮,前来慰问英雄。当晚,济宁军分区的首长也亲自登门表示慰问,并执意将洪刚请到军分区作客。特别令我感动的还有,当我们和徐洪刚来到曲阜时,曲阜市委和人武部领导,亲自给我们一行当向导,和我们成了好朋友。
■2010年12月,工作人员认出徐洪刚(左二),盛邀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