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30年,是我市旅游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渐强,实现大发展的30年。30年来,我市立足旅游资源实际,不断加大项目开发力度,改善旅游发展环境,努力拉长旅游产业链,大旅游、大产业、大发展的格局逐渐形成,旅游业正风生水起,成为我市最具经济增长潜力的新兴产业。
资源开发与项目建设同步推进
我市是旅游资源大市,素有“孔孟之乡,中国古代文化发祥地”之美誉。资源密度大,数量多,主导性资源级别高,在全省、全国乃至全世界影响广泛,优势突出。但在80年代初,全市旅游景点仅限于曲阜“三孔”、邹城“二孟”等为数极少的名胜古迹,众多的文物资源和自然风光没有得到开发利用。
从“七五”计划开始,全市开始对旅游资源进行有计划地开发建设。“八五”期间开发了三处名胜旅游区,即微山湖旅游区、峄山风景区和水泊梁山旅游区,一处国家级森林公园即石门山,开发了近百处特色景点,新建了一批人造景观。到1998年,曲阜已建成了“论语碑苑”、孔子精华园和“六艺城”等景区景点;梁山增建了梁山寨和水浒人物36名天罡星塑像等景点;微山修缮了微山岛上的文物古迹;建设了北湖省级旅游度假区。兖州、泗水、汶上、嘉祥都制定了旅游项目开发规划,对部分文物古迹进行了恢复和建设,进一步丰富了我市旅游景点。
近10年来,我市本着旅游开发与保护相结合的原则,资源开发工作稳步推进。峄山景区的峄山牌坊、盘龙洞、九峄台等景点得到进一步充实完善,2008年被批准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2003年,梁山被批准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尼山成为国家级森林公园,石门山、九龙山、青山、凤仙山等根据各自特色进行了深度开发。微山湖打造了铁道游击队红色旅游区、南四湖湿地生态旅游示范区以及南阳古镇、独山岛、万亩荷花荡等景区景点。北湖先后建成北湖阁、环湖路、迎宾岛等旅游景点,被誉为鲁西南大地上的一颗“明珠”。值得关注的是,1994年3月15日,汶上县宝相寺太子灵踪塔塔宫内出土佛牙、舍利等141件佛教圣物,轰动了海内外。目前宝相寺景区正在扩建,大雄宝殿已经建成使用,其他配套设施建成后将形成旅游观光休闲、佛教建筑博览等为一体的佛教文化主题公园及山东省著名的佛教文化体验地。
初步统计,全市现共有各类旅游资源350处,其规模和数量在全省位居前列。济宁市逐步成为世界级的历史文化旅游目的地,中国文化旅游的典型代表和山东旅游形象的主体。
旅游环境不断优化
近10年是济宁市旅游业加快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旅游产品转型、结构调整、产业升级、体制创新的关键时期。与此同时,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业的发展,确定了建设“国际旅游目的地和全球儒家文化旅游圣地”的定位发展目标,研究制定了全市旅游业发展措施。
一是建立强力有效的旅游领导、协调机制。目前,全市12个县市区已分别成立了旅游局,部分县市区实行了旅游与文物、宗教、景区一体化管理体制。二是积极推进关于鼓励旅游业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的贯彻落实。2004年4月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提出了今后一个时期旅游业发展的总体思路、奋斗目标、主要措施和支持政策。2007年,市政府制定出台了《推进旅游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全市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管理办法》等文件,进一步清理、减少和规范了旅游业行政审批事项。2008年5月,市委市政府发布 《关于推进旅游业跨越发展的决定》,确定把旅游业作为优势主导产业加以培育和发展,明确了旅游业跨越发展的基本思路。三是推动旅游目的地建设。2002年,市委、市政府做出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决策后,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干部群众积极响应,群策群力,扎实苦干,经过3年的共同努力,高质量完成了各项创优迎验任务,2004年济宁市顺利通过国家旅游局检查验收,荣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称号。邹城市在2005年也成功创建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目前,曲阜正在创建“中国最佳旅游城市”,微山被列为“全省旅游强县建设试点县。”
旅游业成为新兴支柱产业
我市旅游业长足发展,初步形成了政府、社会、企业、个人多元化投资办旅游的良好局面。旅游生产力全面增长,旅游产品结构逐步完善,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不断增强。2007年,全市共接待国内游客1700万人次,增长21%;实现国内旅游收入122亿元,增长24%;接待入境游客15万人次,增长22%;入境旅游收入4900万美元,增长45%;实现旅游总收入125亿元,同比增长25%,在全省列第五位。与1979年,年接待国内游客仅有10万人次相比,增长了170倍;与同年接待海外游客2340人次相比,增长了64倍,拉动GDP7.2个百分点,旅游业成为拉动全市经济增长的新兴支柱产业。
吃住游拉长旅游产业链
全市紧紧把握旅游市场发展趋势和旅游消费走向,围绕“吃住行游购娱”旅游6要素建设,不断延伸旅游产业链条,增强旅游综合效益。推进旅游住宿、餐饮建设。80年代初,我市旅游行业仅有曲阜孔府饭店一家旅游宾馆。20年后,即到1998年底,全市累计投入近10亿元人民币,先后建成8座接待国际游客的涉外星级旅游宾馆。30年后,全市截至到2008年6月共有旅游星级饭店38家,其中四星级4家、三星级21家;启动了旅游星级餐馆建设,全市共有14家餐馆被评为首批星级餐馆;加强旅行社建设,目前,全市共有旅行社110家,其中国际社3家。大力开发适应市场需求的各类旅游商品,形成了传统木雕、孔子像、《论语》、书画、砚台、鲁锦、微山湖渔湖产品等多个系列,涌现出一批旅游商品购物场所。旅游交通等公共基础设施条件进一步改善,滨湖大道建设加速推进,通往梁山、峄山、尼山、西侯幽谷等重要景区的交通条件有所改善,连接主要旅游城市和重点景区的交通网络初步形成。X1
记者感言
旅游业具有“无烟产业”和“永远的朝阳产业”的美称,它已经和石油业、汽车业并列为世界三大产业。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10年来,我市的旅游业有了非常迅速的发展。但是比较而言,我市旅游业发展的广度深度都远远不能适应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需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人民收入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人们对旅游消费的需求将进一步上升,旅游业在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成为发展潜力巨大的朝阳产业,颇具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兴产业。然而,在许多地方旅游业现有的增长中,有很大一部分是由丰富的旅游资源赋存和强劲的旅游需求驱动的,而旅游业本身发展模式粗放、产业体系粗糙、产品质量不高等一系列深层结构问题并未得到彻底改观。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旅游业的支柱产业作用,如何抓住因旅游消费大众化而产生的战略机遇期,保持和进一步提升旅游业的发展速度,需要做的工作还很多,需要走的路还很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