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承烈教授告诉记者,他因为在前石室第七石第二层中看到了太姒生十子的画像石,而写出了他在《东岳论丛》1983年的第4期上发表的《周公行三辨》。“这是我这些年研究武氏祠画像石最大的成就。”
从一块石头考论出的成果
西周初年的周公旦,是周武王姬发(约公元前1122至前1116)的母弟。他在周灭商之战中,“常左翼武王,用事居多。”
灭商2年后,武王病死,其子成王年幼,由周公摄政。武王的另外两个弟弟管叔和蔡叔心中不服。他们散布流言蜚语,说周公有野心,有可能谋害成王,篡夺王位。周公闻言,便对太公望和召公爽说:“我所以不顾个人得失而承担摄政重任,是怕天下不稳。如果江山变乱,生民涂炭,我怎么能对得起列祖列宗,和武王对我的重托呢?”周公旦又对将要袭其爵,而到鲁国封地居住的儿子伯禽说:“我是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论身份地位,在国中是很高的了。但是我时刻注意勤奋俭朴,谦诚待士,唯恐失去天下的贤人。你到鲁国去,千万不要骄狂无忌。”相传他推行井田,制礼作乐,建章立制,主张“明德慎罚”。
他也是备受孔子尊重的一位上贤,是我国奴隶社会的一位大政治家。他在辅佐武王伐纣、率军东征和制礼作乐等军事、政治活动中功绩卓著,历史上,人们对他的研究从未停止过。而关于他与兄弟管叔的排行问题也曾是大家争论的一项焦点。
从这组石刻中,骆教授发现了:周公旦与自己同胞兄弟管叔真实的年龄排行。并发现,周公旦是一个改变了历史继承顺序的人。可以说,他在人格上相当的高尚,政治品位上相当的高端,他放弃了本应属于自己的王位,辅佐自己兄长的儿子继位,并在这个国家立下了赫赫功勋,最后,被国家以最高的、无人能及的礼节所赏赐。
周公?管叔?孰兄孰弟
“周公与管叔为同母兄弟,然二人孰兄孰弟,文献记载却有不同。本来,这应该不是很重要的问题,但殷商的王位继承中有兄终弟及的现象,不少人遂以为殷商的王位继承为兄终弟及制。若按照兄终弟及制,那么本应是皇帝的人却做了诸侯国的国君和辅政王,并从此改变了周朝兄终弟及制这一祸乱王朝根本的制度,那么,这不可不称之为一项重大的考古研究发现。”骆教授认为,历史上对于周公旦与管叔究竟谁是兄长一事一直颇有争议,但在这幅“太姒生十子”的画像中却可以看到:图中除示周文王、妻子太姒图像外,其诸子均是自左向右排列的。没人的上方皆有署名题榜,其次序为:伯邑考、武王发、周公旦、管叔鲜、蔡叔度等。很多人争议颇多的周公旦和管叔谁大谁小的问题立见了分晓。传说中应排行老四的周公,却在画像中出列行三的位置。
骆教授根据汉画像上的图像显示与众多的史料记载研究得出了周公应为兄长的结论,因为,只有周公为兄长,他才有替兄辅政以及决定谁是王位继承人的权利。在这一点上,他还举出了若干的论据。“按照商朝的王位继承制度是:兄终弟及。之所以建立这样的一种继承制度,是因为在早期的奴隶制社会中,最高奴隶主家庭统治另外一些家族,为了保证自己家族权益的实施,就要挑选本家族中干练有能的人充任。这样的情况一般出现在国王的儿子年龄不大,统治经验不足。老国王将死时,把统治国家的重担交给他是很不放心的。而王弟的年龄仅次于国王,也长期生活在最高奴隶主家庭中,有一定的统治经验。他们既可以继任国王,也可以辅佐自己的侄子成长为国王。”骆教授告诉记者,当时的周王朝才刚刚建立,周武王姬发在建立了周王朝后是由周公旦辅政,而不是管叔辅政。周武王死后,如延续商朝旧制,那么周公旦也可以是王位的继承人。
我放弃了王位,却得到了最大的尊重
在很多文献资料中,管叔是哥哥,可管叔并没有继承王位,而是他的侄子姬诵继承了王位,并由他的兄弟周公旦辅政。为此,管叔还发起了三监之乱,可他发起三监之乱的理由却是:‘公将不利于孺子’,而不说不利于管叔。如果当时的‘父死子继’继承制尚未确立,王位的继承既可‘兄终弟及’,又可‘父死子继’的话,管叔年长周公,那么武王死后,管叔完全有资格承大统袭天子位,群弟也完全有理由以‘公将不利于管叔’为借口而谤周公,用不着把侄儿辈的成王抬出来,作为攻击周公的炮弹。”骆教授说,兄终弟及的制度是:以弟及为王,而以子继辅之。无弟然后传子。但也不是所有的弟弟都可以传,而是以兄弟的行次来厘定的。按照这一继承制度,伯邑考被纣王害死后,其次弟姬发,便能继承王位,为武王。武王本就排行老二,因此他的辅佐者只能是由其三弟担任。在《史记·管蔡世家》中有云:其后武王既崩,成王少,在襁褓之中。周公恐天下闻武王崩而叛,周工乃践代成王摄行政当国。管叔及其群弟留言于国曰:“周公将不利于成王。”这句话就说明了,管叔认为周公有了较大的权利,可以向成王夺权。
周公旦作为一个新兴奴隶王朝权利金字塔尖上的人物,可以说,既拥有了对这个国家的实际掌控能力,又拥有了名义上应该具备的辅佐权利。也就是说,他名正言顺的是自己侄子的辅佐者,因为他排行老三。“事实上,周公旦是放弃了自己做国王的机会,把位子让给了自己的侄子。”骆教授解释说,兄终弟及制产生的最大的祸患就是王位之争,因此,周公此举可谓牺牲我一人,幸福千万家了。
周公旦的父亲是周文王,他的父亲死后,他的哥哥武王姬发率军统一了天下,建立了周朝,根据当时的继承制度,他的哥哥死后,他的儿子那么小,是可以由他来继承王位的。但事实上是,他放弃了自己的继承权,并承受着兄弟管叔的攻讦,辅佐自己的侄子周成王姬诵上位。
虽然周公放弃了自己当国王的权利,却因此获得了这个国家对他最大的尊重,吃穿用度一概与皇帝并行,就连死后的坟墓都是按照帝王的规格建造。管叔虽然联合商的残余势力想夺得这个国家的统治权,最终却还是身败名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