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地震,古人也有自己的认识。
在地震的预测上,尽管古代也难以准确预测地震,但古人有一套地震前的征兆总结。日食和星相都被视为地震的前兆。《汉书》中提到,“天变见于星气日食”。除了日食被视为地震的前兆外,很多地方志中也有提到“陨星如雨,继而地震”,可见星相的变化也被古人看成是地震的一个征兆。
其他的前兆,如先听到地下“殷殷如雷”,传来雷一般的声音,接着便发生地震;或者在地震前,鸡鼠皆鸣,躁动不安;还有一些天气的异常,如雪雹、雾霾等。所有这些,在历代史书和笔记中,皆屡屡可见,被看成是地震前的先兆。
地震发生后,则被古人视为天降异象,以起到警示世人的作用。皇帝为天之子,地震自然被视为上天给皇帝的启示,或者施政不善,或者奸臣当道。于是,一旦发生大地震,有的皇帝便心生惶恐,认为自己触怒上天,继而下罪己诏,或者下诏反省自身,令群臣直言陈奏,或者大赦天下,以期能借此平息上天的怒气。除了皇帝,地震在群臣间引起的震动,也不容小视。汉成帝时,发生地震,朝臣杜钦认为这是因为奸臣当道,妻妾争宠,导致阴气上升,阴阳失和,继而才会阴气震动和混乱。要想平息地震,只能去奸臣,绝淫乱,实行仁政。因此,地震也往往成为大臣们互相弹劾和攻击的理由。当然,也有大臣反省自躬,认为是自己的过错,进而引咎辞职。
而对于民间的百姓们来说,地震是一种上天的信号,表示朝廷奸臣当道,或者地方官施政不善。甚至,有些较为迷信的百姓,更是把地震和妖怪之类联系了起来。在古人的笔记中,常常见到把地震中出生的孩子当成妖怪的荒诞记载。
尽管古人对地震的认识,大多有着迷信和无稽的成分,但在应对地震上,朝廷倒也不会坐视旁观。大多数时候,一旦发生地震,造成破坏,朝廷大多能积极抗灾,派大臣前往灾区,进行赈灾安抚。除了政府,民间的救灾力量也不容忽视。元代一次大地震,在政府派官员前往赈灾的同时,民间的富商和平民也纷纷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大家群策群力,终于渡过了难关。可见,在灾难面前,爱心是没有种族之分的。
尽管古人对地震并没有系统和科学的认识,但古人关于地震的一些应对措施,不见得就毫无可取之处。有些地方,如赈灾和民间互助的方式,还是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