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将至,难得一个小长假,手舞足蹈的跟奶奶通电话计划着要带她出去走走逛逛,本以为她会笑呵呵的允诺,谁知电话那头却是良久的沉默:“你们平时上班辛苦,出去散散心,清明我得在家守着给祖宗送点钱,不能让祖宗觉着咱活着的人把他们忘了。”听罢奶奶的话,我不由得鼻子一酸……
一年一度的清明节本是人们祭祀先祖,缅怀已故亲友,寄托哀思的日子。然而,现在的我们却赋予其更多娱乐休闲的意义。路上行人少了“欲断魂”的哀思,多了“尽笑颜”的欣喜,“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死生别离处”成了人迹罕至的荒地,相形之下,各大景区却是人满为患。清明节,我们不该以娱乐态度去消费,慎终追远、缅怀祭奠是清明节的主旋律,感恩行孝乃是清明节的真正意义。
春秋时期,晋文公感介子推“割股奉君”之恩,始有清明节日,清明作为节日从感恩中诞生,在感恩氛围中发展。清明节,感恩先贤。正是他们的前仆后继、艰苦奋斗,才有了我们今日的祥和清明,安康幸福;清明节,感恩他人。感恩朋友的雪中送炭,感恩同事的帮助提携,感恩陌生人的滴水之恩,正是他们伸出的援手才助推我们奔向人生之巅;清明节,感恩爱人。无论顺境、逆境、生老病死、荣华富贵,正是爱人的不离不弃,相扶相携,才让我们一路走来多姿多彩;清明节,感恩自然万物。古诗云“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感恩大自然恩赐我们雨露阳光,让我们自由呼吸,活力奔放。清明节,更要感恩行孝父母。是他们给于我们生命,让我们得以拥抱这斑斓的世界,他们头上的银发,脸上的皱纹,手上的老年斑见证着我们的成长。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更何况我们这些有血有肉的儿女。不要等着父母老去空悲切,感恩行孝在当下方能问心无愧,乃是大孝。
现在的孩子多数是独生子女,在众星捧月的万般宠爱下,常常以自我为中心,认为父母的付出都是理所应当,对父母亲人缺乏感恩之情,对社会和自然的感恩意识更是薄弱。清明节应该是中国的“感恩节”,借助清明节带着孩子一并去祭奠先祖,默哀沉思,跟孩子一起上堂“感恩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