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市场上比较集中的观点,是发改委关于成品油新定价机制的改革方向,即将现行22个工作日的调价周期缩短为10个工作日。成品油市场分析师王金涛则指出,新机制可能会将4%的调价幅度,改为原油上涨或者下跌一定价格就可以对国内油价进行调整。
“同样是国际油价大跌,为什么其他国家或地区油价在跌,我们的油价却涨了?”25日,在大陆成品油价上调的当天,我国台湾却下调了成品油价。无独有偶,在国际上,美国近日成品油零售价也在日趋下跌,引发民众热议。业内人士指出,这是成品油定价机制不同作怪,导致成品油价走势背道而驰。
据多家机构预测,油价调价“打架”事件将加速新机制出台步伐,年内新定价机制有望出台。届时现行22个工作日的调价周期或缩短为10个工作日。
机制不同致调价方向相反
近日,国际油价下跌,引发多个国家、地区成品油零售价波动。然而让人匪夷所思的是,一方是我国发改委上调油价,另一方是美国等地油价下调。
成品油市场分析师陈晴表示,造成油价走势不同的主要是定价机制不同,“台湾是一周一调。而大陆定价机制是至少22个工作日加上4%两个条件,主要是政府调价,对国际油价变化的反应较为滞后。”
此次调价的窗口在本月20日就打开,之所以拖延至元宵节后正式调价,不少业内专家表示可能与春运尚未结束有关,因为春运运输量较大,一旦成品油价格上涨,运输成本压力将明显上升。
记者发现,大陆成品油上次调价日期为2012年11月16日,两次调价间隔70个工作日。在这期间,台湾已经调整了14次,累计上涨幅度达0.32元人民币,涨幅高于大陆。
能源经济专家董秀成在微博中表示,前几天国际油价下降,但上个月油价总体上涨,因此出现逆向调整。
大陆一升油钱三成系税费
“大陆油价太贵了!”不少车主有此感受。此次调价后,广州市场上的93号汽油售价为8.09元/升,比美国油价贵每升1.8元人民币,比我国台湾地区油价贵0.77元。
据陈晴介绍,我国的成品油炼油成本高,税费也相对较高,导致油价居高不下。我国油价中包含30%左右的税费,主要有:消费税、增值税、城建税、教育费附加等。从石油工业的上游看,除涉及企业所得税、资源税、土地使用税等普通税种外,我国针对石油开采环节还会征收石油特别收益金,国外叫石油暴利税,起征点是每桶55美元,实行5级超额累进税率。
而美国成品油税费各州的征收范围、纳税环节和税率均不相同。有按定额征收的,也有按从价定率征收的,税率一般都较低。各州虽然有些差别,但平均在12%至15%,高度市场化。以其中一种销售税为例,最低的科罗拉多州为3%,最高的路易斯安那州为10.75%。
此外,美国成品油价主要与美国原油期货指数(WTI)而非“布伦特”指数挂钩。因为布伦特的价格远高于WTI的价格,所以美国国内成品油价相对较便宜。
新定价机制或缩短周期
油价涨跌不同再次让市民把注意力集中在新定价机制上。陈晴表示,油价调价“打架”事件将加速新机制出台步伐,年内新定价机制有望出台。
目前市场上比较集中的观点,是发改委关于成品油新定价机制的改革方向,即将现行22个工作日的调价周期缩短为10个工作日。
成品油市场分析师赵旭预测,在未来的改革调整当中,成品油市场化成熟之前,定价权并不会完全下放给企业,发改委仍旧保留监管和掌控的权力,三大石油公司获得的至多是“宣布权”。
成品油市场分析师王金涛则指出,新机制可能会将4%的调价幅度,改为原油上涨或者下跌一定价格就可以对国内油价进行调整。
目前,有分析认为新机制或引入WTI,但也有分析认为即使引入WTI,所占比重也不会太高。
加快调价频率避免投机
对于普通市民终端用户来说,新机制最直接的感受就是调价频率的加快,加油站价格将会更加密切地跟随国际原油价格波动。
随着价格变化的增多,家用汽车用户将逐渐适应这种波动,“调价前排队加油”的场面将不再会出现。
新定价机制“新”在“及时”,由于依然未能改变以国际原油为定价参照的实质,因此未来油价的涨或者跌都还要“看原油脸色”行事。此外,如果缩短调价周期,将基本不会出现之前“原油跌,汽油涨”的局面,市民对调价接受度会提高。
更重要的是,缩短周期会进一步避免市场投机,保证资源的合理调配,使加油站在现有利润空间里制定销售政策和销售价格。长期来看,促进市场化发展,促进有序竞争,是未来成品油市场健康快速发展的重要保障,对消费者来说是有利的。
专家解读
过去22个工作日国际油价涨多跌少
国家发改委决定2月25日起上调国内成品油价格,对此,著名能源专家、中国能源网首席信息官韩晓平表示,现在上调油价可以说是满足现行调价公式的及时表现,这样的话也就不用在“两会”期间再次上调,同时也可以为“两会”以后在适当时机推出新的成品油定价机制创造条件。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所林伯强教授也表示,发改委元宵节当天宣布油价上调消息,或因近期国际油价大跌,汽柴油的上涨幅度基本接近满额调整,“如果继续延迟上调油价,本轮油价调整可能会搁浅。”
为何近期国际油价连续下跌,国内油价却上涨?石油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董秀成认为这与我国的油价管理办法有关,“在过去的22个工作日中,国际油价总体是涨多跌少,因此国内油价也必须上涨。”他预计今年国际油价总体将较平稳。
一家之言
油价上调引炮轰讨论应忌情绪化
国家发改委上调成品油价格又引起了网络舆论一片炮轰。这毫不奇怪,甚至还有人特意指出,在大陆上调油价的同时,我国台湾地区恰好在下调油价,掀起了一波情绪高峰。不过,在这些批评、指责声中,究竟有多少客观、冷静的分析呢?
其实,自从成品油定价机制遵循“22+4%”原则后,油价有升有降,也会提前通知消费者,透明度已经相当高。但这一规定仍然使调整周期相对较长,如22个工作日加上相应的休息日,几乎接近每月调整一次,遇到长假又会顺延,所以实际调整间隔相当长。与之相比,台湾地区的调价周期仅为一周,也就是在大陆调价1次时,台湾地区可能已经调价4次。在这种情况下,拿某个时间点上的调价行为作对比,显然可比性并不足。
相较而言,在国际油价上涨趋势明显时期,调价周期长,显然对消费者更为有利。但在价格问题上,中国人一贯表现得较为情绪化,尤其是油价上涨后,几乎所有社会相关行业都会以此为由抬升价格,从而加重社会生活成本。事实上,面对油价的各种质疑,最根本的解决办法就是尽快建立市场化机制。这几年,围绕着成品油定价机制,社会上形成了强大的舆论压力,对于推动油价市场化无疑大有好处。然而,各种情绪化的宣泄也在形成负面压力,甚至产生误导或阻碍作用,使成品油市场化面临更大的变数。中国正在逐步走入汽车社会,汽车社会往往也代表着公民社会的形成,人们能客观、公正地表达意见,才能真正助推油价实现市场化。本组稿件综合《广州日报》、《西部商报》、《环球时报》
时间纽约原油北京93#汽油2007年10月80美元/桶4.90元/升2012年6月84美元/桶7.64元/升5年间,纽约原油价格基本持平,中国汽油价格却涨了56%。从2007年10月至今,人民币对美元累计升值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