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北京天安门广场东侧的中国国家博物馆北门广场,竖立高九米五的孔子塑像后,广场摇身为观光景点。连日来已有许多观光客前往参观。面对官方大张旗鼓摇起“孔家旗”,现场民众多抱持正面态度,有历经文革的老人甚至认为,当年批林批孔是不对的。
从“批孔”到“扬孔”,官方的作法也感染民众。许多民众看到这尊宛如大佛的孔子像,都拿起相机狂拍。
据台湾媒体,一位六八岁、曾历经文革时期的李先生就说,以前小时受教育时,根本没接受过这种东西(孔子儒家文化)。
但他认为,由于过去对孔子的批判和不重视,让中国人丧失了很多传统的美德。现在政府开始重新审视孔子,尤其放在天安门地区,意义显得不同,这代表(孔子)已提升到国家级层次。
对于近年中国大陆“疯”孔子现象,北京大学文化资源研究中心副主任张颐武解读,过去大陆认为,孔子和儒家思想是阻碍现代化建设的障碍,因此进行批判。
但中国的发展至今,国家已步入现代化因而官方希望透过儒家伦理道德教化民众,并传承中国文化,精神价值观的追求对中国人而言,变得更重要。
大陆官方更希望,透过孔子和儒家思想,促进大陆社会人际间的和谐关系。
张颐武说,孔子不只代表儒家思想,更具中华文化象征性意义。大陆也期盼,透过孔子这个人物,连结海外华人和港台的中国人。
台湾文化总会会长刘兆玄昨天表示,中华文化没有所谓谁才是正统的问题。他认为,大陆在天安门广场竖立孔子铜像,意在宣示以中华文化做为大陆新论述思维。大陆动作积极,大家都来弘扬中华文化,他乐观其成。
他说,他不以政治角度去解读大陆在天安门广场竖立孔子铜像的动作,中华文化根本不是个人专利,而是中华民族累积几千年来的底蕴,即使在海外也可发扬中华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