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名孔子扮相的男子在3名女子的陪伴下,出现在东莞市汽车总站,他们举牌反对纸质阅读和提倡手机阅读,引来了众人围观。四人自称是公益人士,称做此举动是受前阵东莞出现严重阴霾天气所触动,举牌倡议无纸阅读和环保生活。他们还推出了用一本旧书来换一千本电子书的活动,市民报名参与可在新浪微博@爱莞闲事小分队。(1月29日南都网)
为拒绝纸质阅读,四位公益人士不惜装扮成“孔子”“书童”,甚至祼身胸裹韩寒、莫言等人书页,在东莞市汽车总站举牌提倡手机阅读。尽管这四位公益人士的做法比较另类,可以说是“创意无底限”,但也是无奈之举,甚至可以说是对雾霾天气的一种另类控诉。然而,人们更期待的是,“孔子”拒绝纸质阅读,在向广大市民提倡、推广手机阅读的同时,也能给因雾霾天气而进入大气污染防治的名单的印刷业上一课。
自今年1月份以来,雾霾天气就一直笼罩中国中东部大部地区,来势汹汹且势头不减。东莞地区早前PM2.5超标,达中度污染程度。近日受高压脊影响,未来几天风力轻微,污染物堆积效应较明显,雾霾天气或将再现。
受雾霾天气影响,绿色环保一下子成为大家重点关注的话题。其中,作为VOCs(挥发性有机物)的排放者之一、PM2.5指数的“贡献者”之一,印刷业这一多年来从来不被环保部门重点关注的行业,从今年开始也进入了大气污染防治名单之中。
据印刷业专家杨中元介绍,在包装印刷企业,污染环境主要表现在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排放。其中,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最严重的当属凹版印刷,因为凹版印刷使用含苯类溶剂型油墨。含苯类溶剂挥发性极强,对环境和人体都有危害;平版印刷中的挥发性有机物排放主要来自润版液和洗车水中的酒精,如果控制不好,不仅容易挥发,在浓度高时还易燃。
包装印刷企业的大气污染治理,不仅要求印刷企业使用环保的原辅材料、采取相应的车间废气治理等措施,同时,地方各级政府也应当根据《规划》确定的大气污染控制任务,将治污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此外,政府也可以顺应数字化大潮为电子书买单,例如东莞市政府拨专款补贴的“新东莞 新阅读”全民掌上阅读活动,即公益范的“孔子”所提倡的“一元换一千本书”。当然,各界公益人士在提倡环保时,还是应该把握尺度,而非用“孔子”烧书的极端方式,既造成空气污染,也引非议和指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