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浙江省旅游局政策法规处副处长李剑锋看来,浙江的工业旅游现状可以概括为——资源丰富、业态多样、特色鲜明,前景广阔,但整体发展有待进一步提高。
事实上,浙江的工业旅游在国内起步较早,2006~2008年,国家旅游局曾经评选过一批国家级工业旅游示范点,其中仅宁波就有大红鹰卷烟厂、金田铜业、北仑电厂等。
不过,因为观念和经验的问题,这些示范点大多没有坚持下来。“一些大型企业,看不上这些利润,觉得有没有都影响不大。”宁波市旅游局的一位负责人说。
随着近年来观念的转变,浙江的知名企业越来越重视工业旅游带来的经济效益和品牌效益,而许多企业也因此尝到了甜头。
宁波沁园集团曾做过一项调查,来企业参观的人,70%都会成为企业的客户,有的当场购买,有的回去之后再来订购。
最直接的例子,是新昌达利丝绸。这次浙江省首批工业旅游示范基地的授牌仪式,放在达利丝绸举行,当天300人的会议团队,每人都买了小礼品,光这一项,就为达利丝绸进账至少10万元。
“工业旅游不能等同于一般的商务接待,要确立以游客为主要客源市场。”李剑锋说,浙江一些发展工业旅游基础好的企业,完全可以将工业旅游培育成为企业新的经济增长点。
目前,浙江省旅游局已将产业融合作为做大做强旅游业的重要手段,工业旅游则是其中的排头兵,“旅游部门将帮助企业重新规划设计工业旅游主题、产品、线路等,未来将重点培育发展集科普性、体验性、娱乐性等于一体的工业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