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五一”国际劳动节。是全世界劳动者共同的节日。你知道吗,中国古代也有“劳动节”,那就是农历“二月二”龙抬头日。
农历二月初二俗称“青龙节”,是一个有着丰富内容的节日,实际上是中国古代的劳动节,各地会演出一些崇尚劳动的节目。
“传说伏羲‘重农桑,务耕田’,每年二月初二‘皇娘送饭,御驾亲耕’。到周武王时,每年的这个时候还举行盛大仪式,号召文武百官亲耕。”宋朝的时候,“二月二”被指定为百花生日;到元朝时称为“踏青节”,百姓在这一天出去踏青、郊游;明、清时把这天称之为“龙抬头”的日子。
农历二月初一称“中和节”,是太阳的生日,许多老百姓会在这一天祭祀太阳,并把春节时的节日装饰物摘下来,面对太阳烧掉,意味着进入新的一年。紧接着的二月初二,民间保留的习俗更多,比如“二月二,照房梁,蝎子蜈蚣无处藏”,老百姓要在这天点着蜡烛,照着房梁和墙壁驱除蝎子、蜈蚣等,这些虫儿一见亮光就掉下来被消灭了。这一天民间饮食还多以龙为名,以取吉利,如吃水饺叫吃“龙耳”,吃米饭叫吃“龙子”,吃馄饨叫吃“龙牙”,蒸饼也在面上做出龙鳞状来,称“龙鳞饼”。
二月二节俗,意在提醒人们体察自然的萌动,敬畏自然,体贴生灵。比如此时的敬畏龙王,并非是逢旱逢涝,出于直接的功利性目的而有所祈求什么,而是表现为对于抽象之龙的体贴与呵护,甚至以龙自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