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近日发布了过去几年中国经济发展的“成绩单”:2003-2006年经济年均增长10.4%;中国经济总量的世界排名也连升两位达到第四位。其中最振奋人心的是,人均国民总收入翻了近一番,达到2010美元。步入了中等收入国家行列。
就这一话题,《光明日报》9月26日刊登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主任何传启访谈录。何传启指出,世界银行根据人均收入划分国家的方法有三分法和四分法。三分法是把世界国家分成三组:高收入、中等收入和低收入国家,2004年人均收入在826美元到10065美元之间的国家都是中等收入国家,中等收入国家的跨度比较大。四分法就进一步细化了中等收入国家,分为中高收入国家和中低收入国家,2004年其分界是3255美元。因此准确地说,我国只是进入中等收入国家中的中低收入国家行列。其次,单凭人均国民收入一项数据,不足以综合评价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发展全貌。判断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世界上处于什么样的发展水平,要看它的“综合现代化水平”,这包括经济发展、社会发展、人文发展(生活质量和教育水平)、创新能力、信息化和生态化程度等等。发达国家已经进入知识社会和知识经济的发展期,我们还处在工业社会和工业经济的发展期,两者之间的差距大约是8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