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济宁是水城,这话一点也不夸张。历史上的济宁曾因水而建、因水而兴,更因水而美、因水而名。在今天的济宁城内就还有老运河、越河、任城河、洸河、府河、王母阁湖,城西有京杭大运河,城东有洸府河、蓼沟河,城南还有与杭州西湖、武汉东湖、嘉兴南湖合称中国四大方向湖的北湖。
这是一座城中有河,河中有城的城市,有河便有水,有水就有灵气。在济宁看水,给人印象最深的就是它的河了。过洸府河驶上那宽敞笔直的洸河大道,看着“洸府河”与“洸河大道”的标识,同事中就有人对是叫“洸河大道”还是叫“洸府河大道”提出过疑问。在济宁,在它众多的河流中,有运河、老运河,有洸河、府河、洸府河。不要以为“运河”、“老运河”是同一条河流,也不要以为“洸府河”是“洸河”与“府河”的合称,它们是5条不同的河流。济宁人说“运河”指的是现在的“京杭大运河”,位于济宁城西;而“老运河”为京杭大运河的故道,如今就流淌在济宁市中心。“洸河”、“府河”两条河流穿行在市区,于城东汇聚而成“洸府河”。济宁人把“洸河”、“府河”分别称为“小洸河”、“小府河”,以与“洸府河”相区别。记得当年与朋友来济宁时,就把“洸府河”认为成了“洸河”与“府河”的合称,还把“老运河”与“京杭大运河”认为成了同一条河流,以致于在市区问路时常常把方位搞错,弄出许多的笑话。
可能是由于济宁的河很多的原因吧,在今天济宁城里,以河、闸、湾等得名的街巷、道路以及城市建筑也很多,就连我们这次来济宁入住的宾馆也叫“运河宾馆”。运河宾馆原是济宁市政府的招待所,我们住在其后院的悦宾楼,小楼精致典雅,内部装饰中西合璧,仅有三层的小楼,中间是那阔大的天井。济宁友人调侃说,有朋自远方来,都住这里,不亦乐乎。不愧为孔孟之乡,不经意间的言谈取笑之中,都浸润着礼仪之邦的情韵。出运河宾馆不远就能到达洸河,往南过人民公园就是老运河与府河。
在宾馆吃过晚饭,与济宁友人走进古城的夜色里,济宁的夜色很美。临街的各个广场和公园里,聚集着很多晚上出来消夏的市民。灯火朦胧、绿荫丛丛之中有人影晃动,远远地望着,酷似天上的街市,热闹又不感嘈杂,真实也不乏虚幻,它似在天庭又在身边,虽处俗界却似仙境。
从南北走向的共青团路上走过,向西拐向那灯火通明的太白路,左侧就是与这条大街一直相伴而去的古运河了。济宁友人指着古运河南岸的竹竿巷说,那里就是当年济宁水乡的一个缩影。旧时的竹竿巷是济宁手工业最集中、商业最繁荣的地段,如今借着这古运河畔幽幽的城市灯光可以看到这一带的建筑与济宁其他之处的迥然不同,一幢幢的房屋皆临河而筑,那随处可见的小桥流水不逊江南水乡。虽然今天看来,这古运河早已没有了它当年的喧嚣和嘈闹,竹竿巷的灯红酒绿已风光不再,更没有了那纸醉金迷的暧昧与迷情,但如今这济宁城的夜色却更加令人为之赏心悦目。夜幕下徜徉于这古运河畔,虽处闹市,流光溢彩的大街上人来车往,但绝无一丝嘈闹之感,能那么清晰地听到河水流淌的哗哗声响,夜里的轻风从河畔的绿荫中舒润地吹拂而来,吹动着茂密的树叶,隐隐约约之中,让你分不清是河水“哗哗”还是树叶“沙沙”。映着两岸的灯光,能看到河面上那圈圈的涟漪泛着碎碎的光泽,象是燃着的忽明忽暗的火苗,整个河面在轻轻的燃烧。有柔柔的灯光在那横跨于河面上的拱型玉带桥身上泛起,整座桥体晶莹剔透,周遭的一切酷似一座意境深远的水晶宫。河水悠悠,夜色幽幽,在这悠悠幽幽之中,就感觉在这古运河上那早已逝去的桨声灯影似又重来。这夜色里的济宁城,也象一位饱经历史沧桑的历练老人,从那千年的历史时空里走来,淡泊通达地择坐于这古运河畔,轻轻地弹拂去那一身的风尘,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沐长天风来风去。它不再意那曾经的繁华过后的经年寂寞,它也不拒绝这现代化城市楼厦车流。今天的济宁,它把繁华过后留于这一方水土上的宁远静谧和现代都市这正在兴起的繁荣是如此恰到好处地融为一体,一如那今天行走于这古城大街小巷中的济宁女孩,虽粗服淡面却不掩国色,不见刻意的浓妆艳抹,但眉宇间浸出的那丝灵秀之气,在不经意间的一颦一瞥之中,绽出的却是那令人悦目的绚烂和温情。
看过许多写济宁的文字,大都认为这座运河边上的古都,都伴着当年大运河走过那段曾经繁华的历史之后,悄然地走到今天,已风光不再,有的甚至把济宁说成了是“迷途的羔羊”。但是,当我再一次来到这座城市,特别是置身于这座城市的夜色里的时候,我对这样的观点却不敢苟同了。想象着得出这种结论的人是拿那曾经的繁华作为参照系的吧,但是,我却更愿意把今天的济宁作为参照的坐标,它正在过滤着那曾经的过往,以自己独有的步子走着今天的路,用自己的勤劳和聪慧创造着明天的辉煌,这便是今天“孔孟之乡、礼仪之邦”人的襟抱。
从古城的夜色里归来回到住所,济宁友人告诉我,当地政府去年初出台了《济宁河湖水系综合改造工程实施计划》,计划用3年时间,以各河道为轴线,对济宁城区的河湖水系进行整体的开发和改造,形成碧水长流、岸绿河清、游鱼戏水、舟楫徜徉、人与自然高度和谐、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相得益彰的优美城市。实际上,今天的济宁正在悄然地发生着它前所未有的变化,较之我当年与朋友第一次来时,先后建起了运河绿化带、仙营绿地、洸河花园、运河广场、新世纪广场,还有以恺撒大桥为代表的众多造型别致、风格各异的城市桥梁,以香港大厦为代表的众多现代化城市建筑。济宁,这座曾经的运河古都,正在以济宁所认可的模式建设着。
在住所与济宁友人聊到很晚,把济宁友人送走的时候已是子夜时分,立于运河宾馆前那不夜的大街上,目送着济宁友人的车子悄无声息地消逝在朦胧夜色的深处。子夜时分,这河叉纵横的城市已泛起了淡淡的夜雾,在路旁那丛丛的绿荫间摩挲着。静谧的夜色里,夜风轻轻、夜色如梦,街头的灯火忽而清晰忽而朦胧。真羡慕这座用桥和水托起的城市,羡慕这座城市里整日与桥和水相伴的人儿,在这悠悠的古运河畔,在这样宁静温情的夜色里,枕着那纵横河叉的水韵风情,梦里水乡,一定正圆着他们水晶色的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