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孟之乡网消息 春节马上就要来了,在人潮汹涌的青岛火车站,人们行色匆匆。记者和返乡的人聊起来,每每聊起往家里带的礼物,对方就来了精神头。一份礼物,就是一段故事,一份心情。让我们看看几位受访乘客手中的礼物都是啥。
■礼物:一盒蛋白粉
一边买礼物,一边想着她
1月30日下午,23岁的小吕安静地坐在火车站候车室,等待开往济南的火车。小吕说,还有不到5个小时,就可以和女友见面了。
和记者熟悉后,小吕讲了他和女友“济青恋”的故事。“我和她都是济宁人,她去济南上大学,我来了青岛,几年来,我和她一直奔波在济青之间的火车上。”小吕开玩笑说。
小吕给女友买了蛋白粉作为春节礼物。小吕说,女孩大多喜欢毛绒玩具、化妆品,“这次给她买蛋白粉,是因为我知道她需要什么。女朋友肠胃一直不好,得吃点营养品补补身子。”
“我们身处两地,不能时时见面,但我们彼此思念。买礼物的过程,就是想她的过程。”小吕告诉记者。
■礼物:一只“兔子”
行李再多也得带上它
1月31日上午,老杨一家四口一边坐着等车,一边聊天。在一大堆行李边上,一个大兔子玩具十分显眼。记者得知,老杨一家是河南人,要坐回郑州的火车回家。
行李这么多,咋还带着“大兔子”?老杨告诉记者,“兔子”是买给自己小女儿的,今年夏天,小女儿就打电话跟他要“兔子”,回家前,他特意给女儿买了“兔子”。
“回家的行李挺多的,为了方便携带,我就把‘兔子’绑到行李上,以免给落下了。”老杨说,春节礼物是必须带的,哪怕行李再多,也不差这一点东西,“我要让女儿知道,她小时候收到的礼物,是她爸爸妈妈吃苦受累从打工的地方买回来的!让她学会享受爱,也学会回报爱。”
■礼物:一盒肉食
希望婆婆健健康康
1月31日上午,王女士在候车室大口大口地吃着梨子,脸上显得很兴奋。原来,王女士可以回家见到半年没见的儿子了。
王女士告诉记者,她和丈夫是德州人,儿子9岁,他们俩在青岛打工,儿子在老家上小学。在青岛干活,她和丈夫一干就是半年,“我可想儿子了,但过日子得赚钱,只能让孩子的爷爷奶奶在家照看儿子。”
“工地上给大伙发了年货,就是这盒肉食,想带回家孝顺孩子他奶奶。老人60多岁了,照看孩子辛苦了。”王女士希望老人在兔年健健康康。
■礼物:还没买的“奥特曼”
囊中羞涩,回县城再买
1月31日上午,八九个打工模样的男女,一起坐在候车室等车。记者了解到,他们是一直在青岛从事保洁工作的外来务工人员,准备回河南老家。
地上的行李都是用化肥袋子装的,十分简朴。记者和他们聊起来,问他们过年给家人带了什么礼物。带队的师傅无奈地告诉记者,“今年活儿不好干,没赚到多少钱,大伙心里都不好受,更别提买礼物了,你看,现在连买个便宜的行李箱都舍不得。不过,便宜的礼物还是要买的,我打算等回到县城,到杂货铺给儿子买个‘奥特曼’,让娃儿高兴高兴。”
■礼物:结婚的承诺
春节不回家,赚钱孝顺爸妈
近日,在宁夏路销售烟花爆竹的高师傅,忙着接待顾客。他告诉记者,今年春节不回家,春节前后,他要把精力全放到他的鞭炮摊上,多赚些钱。
高师傅今年30岁,家是济宁的,用他的话说,想回家肯定能回得去,但他不想。“春节卖鞭炮,特别是腊月三十晚上,能卖平时的十倍,有赚头。”
“等钱赚到手了,希望今年或明年就和对象结婚。”高师傅说着说着,提起对父母的承诺,他有点伤感,“如果能早点成家,那就是送给爸爸妈妈最好的春节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