袼褙,是碎布糊成的硬布板,用来做鞋帮和纳鞋底。
运河文化
运河之都济宁运河文化
济宁是与济水有关的最重要城市。任城“地势高亢,可保安宁,故名济宁”是后人的臆测强解。
东河河道总督衙门设在济宁,管辖山东、河南两省境内黄河、运河的防修事务。林则徐接到圣旨后,自感责任重大
自秦至清,漕运线路持续变动,漕运的区域指向随之变化。这种变化不仅意味着政治中心与经济重心区域在空间上的地域关系的变动,同时也引发了区域社会经济的变化;与此同时,漕运越来越多地发挥其社会功能。
对于“河道总督衙门”这座已经被破坏的济宁运河文化的标志性建筑,近几年也有不少运河文化专家提议在原址复建河道总督衙门,使其重新焕发历史的光彩。
大运河文化带应当如何去打造?“我们不只是要将老祖宗的东西留下来,而且要让他继续发挥作用。”
南旺分水枢纽工程,始建于公元1411年,至今已600多年的历史。包括戴村坝、小汶河和泉河水系、大运河故道、分水龙王庙建筑群和南旺分水口工程设施等,文物古迹众多面广
“济宁通则全河活,济宁塞则全河停”的特殊地理环境,是济宁成为中国运河之都的先决条件。山东段运河地处京杭大运河的中枢区段,济宁又地处运河与黄河交汇处。由于黄水频繁不断的泛滥侵扰,致使泥沙淤运,加上鲁西水源不足,常常造成运河河道浅涩不通或有河无水。解决上
位于济宁市任城区古槐路上的潘家大
林则徐(1785-1850年)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