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其思想内蕴非常丰富,可以对之进行多方面的解读。但它首先是一部教育著作,是教育儒学的代表之作,对后世教育影响深远。
精神
追本溯源,作为书院精神之灵魂的“师道”,早在孔子时代便已确立。故孔子所办之私学,实即后世书院之滥觞也!
中国孔子基金会自2014年1月创办大型公益文化品牌——孔子学堂以来,始终在围绕助力乡村振兴而开展传统文化的乡土化再造的课题调研、理论探索与社会实践。
人能弘道的经验理性,参赞天地的责任伦理,忧患恻隐的不容已之情,事上磨练的生命试炼,分别从认识论、价值论、生存论和修养论四重意义上共同构筑起这一精神理念的思想基石。
传为孔子所作的《大象传》以“君子以”的形式,表达了对君子品质与行为的期许,是古代君子人格的投影与反映。
儒商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孔子的弟子子贡。但儒商这一名词起源于何时?何谓儒商?其含义历代有无变化?历史上儒商的精神又是什么?
孔子学院在亚洲快速壮大,影响力不断提升,为下一个十年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魏晋书法所彰显出的风度和气象是后世始终都无法超越的,它温文尔雅、贵和持中、风流蕴藉、潇洒飘逸,为历代书家所瞩目。这其中最核心的因素就是儒学精神。
作为文明进步的精神产品,《诗经》蕴含着更多民族文化最基本的追求。
自从孔子从精神层面确立了兰花的“君子”地位后,兰花就受到历代文人画家的敬仰和追捧,他们以兰花为载体,把自己的理想、志趣、个性等表现得淋漓尽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