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各表”所体现的明清儒耶对话,为今天思考基督教中国化以及文明互鉴提供了有益参考。
宗教
儒家(儒教)是不是宗教?从这个问题切入,就是对儒家在古代中国社会中承担什么样的功能,或者说在古代中国社会的结构中具有什么位置,作个清楚的探讨。
蒋庆,当代“大陆新儒家”代表性人物,民间书院阳明精舍山长。著有《公羊学引论》《政治儒学》《儒学的时代价值》《再论政治儒学》《广论政治儒学》《政治儒学默想录》等。
儒家不是宗教,而是文教。自儒家诞生以来,中国人的精神生活形态就是“一个文教,多个宗教”,此文教即儒家之教化。
中国现代性问题首先是古今问题,只有在古今范式下才能够比较完整地看到现代性所呈现出的两种形态
基督教将成为中国最大的宗教;基督教在中国未来的命运,可能会类似于佛教在中国的命运,成为中国的一种文化传统。为此,基督教的教义必须中国化。同时,儒家应善待基督教。
理想意识和使命意识在儒学中获得了内在的统一。相对于“超越”的宗教进路,儒学的意义追求更多地展现了基于“此岸”的现实性品格。
信仰与自由是否矛盾,信仰是否会侵犯、危害自由,取决于信仰的品质,不可一概而论。不同的信仰有不同的品质,信仰有高低、优劣、正邪、善恶之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