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与时偕宜,道统万古不易。比较而言,儒家政治在任何时代都是最好的,中华文明长传不灭,中华民族长盛不衰,就是拜儒家所赐。
儒家
“一天各表”所体现的明清儒耶对话,为今天思考基督教中国化以及文明互鉴提供了有益参考。
儒家的政治,首重教化,礼乐正是教化的具体内容。由礼乐所发生的教化作用,是要人民以自己的力量完成自己的人格,达到社会的和谐。
儒家道统是源自上古的华夏文明体系
无为而治的思想最早源自孔子,经其后学传承,一直不绝如缕,并不是道家独有的发明。
从周孔之道到孔孟之道,宗周礼乐文明与儒学渊源
《儒林外史》从“汶上”发端,体现尊崇孔孟之道的儒家情怀,全书最重要的正面人物大都到过山东,加强全书崇儒的倾向。
儒家的生死观:道德超越,天人合一,苦在德业之未能竟。道家的生死观:顺应自然,与道同体,苦在自然之未能顺。禅宗的生死观:明心见性,见性成佛,苦在无明之未能除。
本文分别从感生之祖、始封之祖、生民之祖三种形态出发,追溯始祖形象的特点,并试图通过这一讨论来理解儒家家国建构的不同模式及其基础。
儒家:慎终追远,民德归厚;道家:顺应自然,吐故纳新;佛家:念念清明,时时当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