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孔子研究院、孔子博物馆、尼山圣境为代表的“新三孔”,您都去过吗?
儒学
阐释、整理出《三字经》中隐而未显的儒学体系,指出其思想来源,表彰其独特贡献,从而彰显其在中国蒙学经典中的独特地位。
儒学是生命的学问,孔门后学乃至整个儒家传统,无不强调生命的践履。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从儒学的逻辑源头考察,圣贤人物从不反对“食色”,更无压抑人性的思想讲述。
美国儒学的形成、发展以至壮大,是在与中国完全不同的异质文化背景下实现的。美国的儒学研究不仅超了其曾经“追随”的“欧洲汉学”,而且已然成为海外儒学研究中心。
《礼记·儒行》篇和《荀子·儒效》篇都是战国时期儒学对自身的定位和理解的反映,将二者联系起来研究可以看出战国儒学发展的脉络以及转向。
由儒家文明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山东大学共同主办的“文化传承与儒学创新”学术研讨会暨2019年度儒家文明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理事会议在北京举行。
“生活儒学”是黄玉顺先生创建的哲学理论体系,儒家思想系统的当代重建。当代儒学的一个重要学派
由尼山世界儒学中心、中国人民大学、韩国崔钟贤学术院主办的“国际儒学论坛·2019”于11月30日至12月1日在曲阜尼山圣境举行。
围绕“儒家思想与人类和平”这一主题,从儒家思想观念、儒家学术传统、儒家政治哲学等角度展开交流研讨,深入探究儒家思想的当代价值,寻找实现人类和平的东方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