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商在春秋战国时期已初见端倪,之后经历了漫长曲折的发展过程,逐步形成“以人为本、义以生利、尚中贵和、诚实守信、勇于创新、为政以德”等儒商文化核心理念。
儒商文化
孔孟之乡儒商文化
以道德为核心的儒家君子人格也将成为现代儒商的生存之本。正所谓“德者, 得也”, 有德者既可内得于己,又能外得于人。
儒商在长期的商业活动中逐步形成的儒商精神,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是中国传统伦理道德在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活动中的凝结和升华。
红雷教授,在青岛市孔子文化交流协会成立大会上发表题为《企业儒学:当代儒学的新生长点》的演讲。
儒商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孔子的弟子子贡。但儒商这一名词起源于何时?何谓儒商?其含义历代有无变化?历史上儒商的精神又是什么?
讲诚信、讲高质量的全程服务、讲共享关系应是儒商的核心理念。
希望红雷教授的书能够引起大家更多的关注,从事儒学的儒者怎么跟企业家和企业家的实践进一步密切的结合起来,提炼中国智慧中特别重要的商道智慧,建设新时代的儒商群体,迎来中国现代企业的新的辉煌。
纵观中国乃至整个东亚儒家文化圈近现代经济发展史,得不出儒家文化和市场经济你死我活的结论,相反儒家文化倒是市场经济的重要动力。很多西方经济学家的观点表明,儒家文化并非市场经济的桎梏,反而是市场经济的同盟。儒家和市场将会更加紧密地融合在一起,互
这就是儒家对社会秩序,经济制度、政策的一个基本取向,一个与现代西方的经济自由主义稍有区别的儒家的经济自由主义。
1901年严复以《原富》为名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