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的创作场域是明代特定的政治风云与文化波澜相激荡的文学空间,它反映了学术、权力、宗教、文化习惯等多重力量的相互纠缠。
名人
关学和洛学是理学创立时期的两大重要学派。作为关学和洛学创始人的张载与二程,在各自思想体系形成过程中,有过四次重要的学术交流。
梁漱溟先生一生桀骜不驯,恪守“独立思考,表里如一”的信条行走于世,是20世纪中国极具铮铮傲骨和道义精神的知识分子之一。终其一生,他执着于人生问题和社会问题的求索,既坐而言,亦起而行,是一位行动的儒家。
元朝对孔子的尊崇确实超越了唐、宋两代。而且,加封孔子“大成至圣文宣王”的,不是采行汉法的元世祖,也不是汉文化修养较深、倾向进一步推行汉法的元仁宗、元英宗、元文宗等皇帝,而是汉文化修养最浅、最为保守的皇帝之一元武宗
中国孔子研究院院长杨朝明研究员的新著《综合研究》一书,近由齐鲁书社出版。
孔子仕鲁期间,要说他最为重大、也最能体现他的政治理想与人生追求的行动,当是“堕三都”。
孔孟之乡是中华文明荟萃之地:细数诞生于山东的“二十大圣人”。
《左传》是我国现存较早的体系完备的编年体史书。它基本以《春秋》为线索展开,重点在于通过记载春秋具体史实来解释《春秋》。
本书作者首由教育史入手,接着推展法制史研究,就是由于此故。但追根究柢,必须寻找传统文化之核心价值所在,作者着重礼、律,而且重视其形成时期,也就是隋唐时期,其因在此。
本书以儒学为主题,主要包括以《论语》为中心的思想史考察、对儒家哲学的重构、有关道德心理经验的探讨、对历史的哲学探讨四个方面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