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项目建设凸显五大产业集群。2006年12月28日,总投资近10亿元的中加合资凯斯达工程机械、新加坡淡马锡塑胶新材料、味丹雪花谷氨酸、宇傲工程机械、同济机电新型纺织机械、永生重工机械等六个项目在高新区同时开工建设,标志着我市大项目建设又有新的进展。煤化工、机械制造、生物技术、医药食品、纺织服装等五
大产业集群日益凸显。
2、农业十大特色产业取得新进展。着力培植发展大蒜圆葱、肉蛋鸭、奶肉牛、瓜菜、食用菌、苗木杞柳、优质果品、淡水产品、甜叶菊、速生丰产林等十大优势特色产业产品,2006年全市预计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90亿元,比上年增长6%,农民人均收入可达4600元以上,增长12%,连续三年实现两位数增长。
3、十件实事推进和谐建设。为切实解决人民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和突出问题,2006年我市圆满完成困难群体再就业援助;市区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建设及“城中村”改造;加强市区大气环境综合治理;落实城乡居民安全饮水措施;实施“放心食品”工程;城乡道路畅通工程;农村医疗保障及困难残疾人救助;农村中小学校危房改造、课桌凳更新及特困生救助;农村生态家园建设及邮政服务三农工程;社区老年福利服务设施建设等十件实事。
4、海峡两岸首次联合祭孔。2006年9月28日,海峡两岸携手,实现了首次联合祭孔。在曲阜孔庙,全国政协副主席周铁农,中国国民党中央评议委员会议主席团主席、原中国国民党副主席林澄枝和中国国民党祭孔文化参访团全体成员等一起参加了祭孔大典。在台北孔庙,国民党主席马英九主持祭孔大典,并代表台北孔庙接受了曲阜孔庙赠送的商周祭器复制件。
5、首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孔子教育奖颁奖。2006年9月23日,我市申报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孔子教育奖首届颁奖盛典在曲阜大成殿举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孔子教育奖是首次以中国人命名的国际奖项。全国政协副主席王忠禹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副教育助理总干事唐虔向孔子教育奖获奖代表,摩洛哥教育部国务秘书阿尼斯·毕鲁和印度拉贾斯坦邦扫盲和继续教育部主任苏可拉颁了奖。
6、济宁城区再展“运河之都”风采。2006年初济宁城区河湖水系综合整治开发拉开序幕。河湖水系综合整治后,将呈现人与自然高度和谐、传统文化与现代风貌相得益彰的现代化亲水城市、生态宜居城市,展示出“运河之都”的风采。
7、我市全面实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市委、市政府确定全力实施教育优先战略,制定了建设教育强市、总体发展水平跨入全省全国先进行列的奋斗目标,提出了教育发展“六个优先”的原则。
8、少年李目辉舍身勇救4名落水儿童。2006年8月12日下午,金乡县肖云镇店子村14岁少年李目辉勇救4名落水儿童,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国务委员陈至立、山东省委书记张高丽、市委书记孙守刚等领导同志分别做出重要批示。市委、市政府作出学习决定,省政府追授李目辉“齐鲁好少年”荣誉称号,并批准为“革命烈士”。各级新闻媒体进行了大量报道,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9、太阳纸业成功上市。2006年11月16日,山东太阳纸业股份有限公司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成为我市第一家成功上市的民营企业。此次太阳纸业发行股票总股本为7500万股,为全流通股,融资12.5亿元,对企业可持续发展奠定了雄厚的资金基础。
10、中国最大煤气制甲醇装置投产。2006年12月16日,具有“亚洲第一”之称的超大型焦炉和国内最大焦炉煤气制甲醇装置———山东兖矿国际焦化公司200万吨焦炭暨20万吨甲醇项目全面建成投产。该项目的投产把我国焦化技术推进了20年,对于促进和加快我国煤化工企业发展步伐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