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孟之乡网消息 “民生是重点,产业是关键,人才是根本,作风是保障,群众满意是标准”。这是济宁市委、市政府领导对新一轮援疆工作提出的明确要求。济宁对口支援新疆工作指挥部按照中央、省市要求,坚持创新思路、创新方法、创新工作、创新发展,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谱写出对口援疆工作新篇章。
产业援疆拉开大幕
2010年7月26日,济宁市响应中央号召,按照省委部署,精心选调12名干部,奔赴对口支援地——喀什地区英吉沙县。
英吉沙县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南部,地处昆仑山东北麓,是古代南疆八大重镇之一,古丝绸之路的驿站,全县总面积3424.9平方公里,总人口25.99万人,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2009年,全县完成生产总值15.34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455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612元。
英吉沙县在山东省对口支援的四个县中,实力最弱,发展差距较大,是农业大县、工业小县、财政穷县、人才弱县。面对严峻的事实,指挥部坚持科学援疆、务实援疆、和谐援疆、真情援疆的指导思想,开始了艰辛而光荣的历时三年多的援疆征程。
8月28日,我市对口支援英吉沙县首批6个产业项目和指挥部综合楼集中开工,当时是山东省投资最多、规模最大、开工最早的一批援疆产业项目,标志着我市新一轮援疆工作拉开帷幕。此次集中开工的7个产业项目,总投资18.34亿元,其中有两个项目填补了英吉沙的产业空白。项目投产后,预计可实现年销售收入18.54亿元、利税4.39亿元,增加地方财政收入1.5亿元,带动当地就业2000人。其中,山东水泥集团投资14.2亿元的水泥生产项目,2012年项目建成投产后将成为全疆最大的水泥生产线,可实现产值12.52亿元、利税3.8亿元。
12月16日,由我市援疆指挥部招商引资的12个产业项目在英吉沙县举行了集中签约仪式。这是继8月28日首批6个产业项目在英吉沙县集中开工后,又一轮投资多、规模大的一批援疆产业项目落户英吉沙,标志着我市产业援疆工作实现再突破。这12个产业项目是我市援疆指挥部在3个多月时间内,通过大力度招商引资取得的又一丰硕成果。涉及农副产品加工、组装制造加工、建筑材料等领域,总投资5.45亿元,明年3月份全部开工建设,可解决当地700余名劳动力就业,项目建成投产后预计实现年产值10亿元。到12月26日,我市援疆指挥部进疆5个月来,先后接洽全国各地投资客商206批、420多人次;签订项目合同41个,总投资32亿元,其中落地开工企业12个,带动当地就业4000多人。
援疆项目相继启动
8月底,总建筑面积3300平方米的援疆工作指挥部综合楼破土动工,经过三个多月的紧张施工,主体建筑已经完成,现正进行室内外装修。预计2011年4月交付使用。
9月初,英吉沙县中等职业学校及职业培训实训基地完成规划设计和地面勘探工作。
9月底,省委书记援疆试点项目英吉沙县农业科技示范园全面开工建设。目前,占地面积8448平方米的2栋智能温室大棚和73座设施大棚已建设、安装完毕,其中有部分大棚种上了辣椒、茄子、黄瓜等蔬菜。预计整个示范园主体和配套设施建设于2011年4月全面完工并交付受援地使用。
11月底,引人关注的民生试点项目英吉沙县城镇棚户区改造工程全面启动。第一期开工建设1280户保障性住房,计划2011年10月交付使用,接着开工建设第二期780户保障性住房,最终全面完成6003户城镇棚户区改造任务。目前,规划设计、土地整平等前期工作已经完成,正在进行地基夯实处理等基础施工。
12月中旬,英吉沙县新一中校舍场地已经选址完毕,整个校舍占地150多亩,总建筑面积54000平方米;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建设和小城镇改造提升工程也已启动,目前,这三个项目已经开始规划设计,计划2011年初全面开工建设。
同时,富民安居工程、农村组织阵地建设、社区组织阵地新建、工业园区建设、城乡体系规划、客运招呼点建设、双语学校设施配套、远程医学会诊中心建设、卫生急救体系建设、支医支教支农、技术人员培训、双语教师培训、党政干部培训等19个对口援疆项目将在今年底和明年初全面开工建设和实施,共计投入援疆资金3亿多元。
创新援疆谱写华章
新一轮对口援疆工作,是包括人才、技术、管理、资金等在内的全方位援疆。
按照总体规划, “十二五”期间,我市对口支援英吉沙县资金约为12亿多元。在援建工程建设中,坚持把有限的援疆资金用在民生和重点项目上,用在能带动群众致富和增强 “造血”功能上。英吉沙县城镇棚户区改造需建设保障性住房6003户,如果全靠援疆资金很难完成。经过论证后,援疆指挥部决定一次性投入援疆资金8000万元,与国家补助资金捆绑使用,启动建设第一期保障性住房,然后 “撬动”社会、个人、企业资金2亿多元,再启动第二期工程,最终全面完成6003户保障性住房改造建设任务。目前第一期工程1280户保障性住房已经开工,2011年10月交付使用。
在卫生、教育对口援助方面,我市除加大投入搞好基础设施、器械配套等硬件建设外,特别注重解决受援地的人才、技术、创新等软件建设。英吉沙县是国家级贫困县,长期以来,干部群众受看病难、就医难所困扰,县人民医院缺人才、缺技术,国家投入资金购置的一些医疗器械由于无人会用被长期闲置。12月1日,我市在全省率先派出由17名医疗专家组成的卫生医疗对口援疆工作队,到英吉沙县人民医院、疾控中心和妇幼保健站,开展临床医疗、疾病预防、传染病防治、医护人员培训以及协助当地政府和医疗卫生机构建立完善医疗服务体系、开展卫生监督等对口支援工作。12月24日至27日,我市派出13名课改教师和教学名师到喀什二中开展讲学培训活动。通过讲学培训,喀什二中教师学会了新课改和校本教研的新方式新方法,增强了教学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