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孟之乡网消息 《大般涅槃经》册、六角形四级佛塔、舍利棺……22件(套)银质文物属唐代,均为国家一级文物。26日,济宁市举行光善寺塔出土文物新闻发布会,向国内外公开发布金乡县光善寺塔出土的22件国家一级文物。山东省文物局副局长王永波,济宁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殷允岭,济宁市人民政府副市长王次忠,济宁市政协副主席李良品,济宁市文物局局长孙美荣,故宫博物院专家孔晨,山东省文物鉴定专家肖贵田、刘成诰;金乡县有关领导出席发布会。新华社、中央电视台、光明日报、农民日报、中国旅游报、中新社、大公报、文汇报、香港商报、山东电视台、大众日报、齐鲁晚报、济宁电视台、济宁日报、都市晨刊等20余家新闻媒体记者应邀参加新闻发布会。
“这批文物的出土地点位于金乡县县城中心的光善寺塔,由于该塔历史悠久,塔体酥碱,今年的5月21日,文物部门对其进行了抢救性维修保护。在维修塔体至二层半高度时,维修人员无意间发现了一个券顶式壁龛。壁龛宽72厘米,进深75厘米,高153厘米。内置包括佛塔、舍利棺在内的22件银质文物、舍利一宗。”济宁市文物局局长孙美荣介绍。
9月27日,故宫博物院与省文物鉴定委员会专家对光善寺塔出土文物进行鉴定。
经鉴定,此次出土的六角形四级佛塔、舍利棺、大唐贞观《大般涅槃经》册等22件(套)银质文物属唐代,均为国家一级文物。
这些文物全部为银质锤揲成型,器表有明显的錾刻的阳纹,主体纹饰、佛经经名以及扉页上的菩萨和尾页上的毗沙门天王像、舍利棺两侧供奉菩萨和护法神像均有鎏金。全部藏品装饰图案线条精美,做工精致。另外,随文物出土的还有舍利一宗。
“这批出土的文物等级高、数量大、保存好,尤其珍贵的是印有大唐贞观年款的《大般涅槃经》册,在国内外从未见有相关报道。”省文物局副局长王永波表示,这批文物的出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金乡佛教文化的兴盛,显示了金乡在唐代已是山东乃至全国佛教文化最为繁荣的地区之一。为研究唐代佛教文化和山东地区佛教的发展史,提供了极为难得的实物资料。
“这22件出土文物,无论单独拿出哪一件,都堪称稀世珍品。”故宫博物院专家孔晨表示。
光善寺塔位于济宁市金乡县县城,始建于唐贞观四年(公元630年),亦称文峰塔。光善寺塔系砖石结构,石台底座,砖砌八角形九层楼阁式建筑,顶为铁质葫芦型,通高49米。此次光善寺塔出土的22件(套)银质文物属唐代,经故宫博物院与省文物鉴定委员会专家鉴定均为国家一级文物。包括六角形四级佛塔1座、舍利棺1座(分四部分)、大唐贞观《大般涅槃经》册1函、藏经幢1件、荷叶盖三足莲形盐器1件、茶碾1套、方体箩子1套、覆莲托盏1件、凤首执壶1件、梅花形杯4个、梅形盘1个、带盖八棱罐2个、十曲莲形碗1个、九曲莲形碗1个、莲形杯2件、提梁盖罐1个。这些文物均为银质锤揲成型,器表有明显的錾刻的阳纹,主体纹饰、佛经经名以及扉页上的菩萨和尾页上的毗沙门天王像,舍利棺两侧供奉菩萨和护法神像均有鎏金;藏经幢有六尊菩萨形象,六角形四级佛塔,装饰图案以鸟兽纹为主,佛塔每级饰有一尊佛像,周边纹饰为四大天王像;提梁盖罐主体纹饰为鹦鹉装饰间饰精美典雅的卷面番莲纹及蔓草纹;杯盏圈足饰连珠纹,带有明显中亚艺术风格的影响;茶碾子两侧有两对跃马形象,茶罗子上部及两侧正面均有骑凤凰仙人形象,表现了道教或汉地传统信仰题材。全部藏品装饰图案线条精美,做工精致。极为珍贵的是《大般涅槃经》封底上有“大唐贞观”阴刻年款。另外,随文物出土的还有舍利一宗。这批出土的文物等级高、数量大、保存好,尤其珍贵的是印有大唐贞观年款的《大般涅槃经》在国内外未见有相关报道。
鉴宝
佛塔和《大般涅槃经》册最为珍贵
“这22件出土文物中,当数六角形四级佛塔和大唐贞观《大般涅槃经》册最为珍贵。”故宫博物院专家孔晨告诉记者。
“这尊佛塔通高54厘米,底直径17厘米,重1592.6克,装饰图案以鸟兽纹为主,佛塔每级饰有一尊佛像,周边纹饰为四大天王像。”孔晨指着六角形四级佛塔对记者说,这尊佛塔的制作十分精细,保存完整,细节上,塔身装饰有银质链条及铃铛,可以看出当时的工匠在打造这尊佛塔时不匆忙、不粗糙,十分虔诚和仔细,工艺堪称精良。
“大唐贞观《大般涅槃经》册也是十分珍贵的,封底上有‘大唐贞观’阴刻年款。”孔晨介绍,这本《大般涅槃经》册长16.96厘米,宽14.26厘米,重1239.7克,佛经经名以及扉叶上的菩萨和尾页上的毗沙门天王像均有鎏金,无论是从制作形式、工艺,还是精美程度上,在国内外从未见有类似文物的相关报道。 (张宏磊 马辉)
解析
济宁为何频现佛教圣物
1994年,汶上太子灵踪塔塔宫内发现了佛骨、佛舍利等141件佛教圣物。2008年,兖州市兴隆塔地宫中,发掘清理出多件佛教圣物。
作为孔孟之乡、儒家圣地的济宁地区,缘何频频发现佛教圣物?山东省文物鉴定专家肖贵田认为,这与当地浓厚的历史文化渊源有关。历史上,佛教文化在当地民间一直十分盛行,并与儒家文化并行不悖,相互融合。
“在济宁地区的历史上,社会及民众对于接受各种文化的态度较为开明,这也使得佛教得以发展盛行,在文物的保护性发掘过程中,频频出现佛教圣物也不足为奇。”肖贵田表示。
资料
光善寺塔
据《金乡县志》记载,光善寺是为纪念在此圆寂的光善和尚而建造的。光善寺塔坐落于金乡星湖公园内,因光善寺而得名。
据史料记载,光善寺塔始建于唐贞观四年(公元630年),又名文峰塔。该塔系砖石结构,石台底座,砖砌八角形九层楼阁式建筑,顶为铁质葫芦造型,通高49米。该塔于2006年被列入第三批山东省文物保护单位。